安全管理网

支建煤矿“7·29”透水事故救援案例分析

  
评论: 更新日期:2022年08月15日

2007年7月29日8时40分,三门峡市陕县支建矿业公司支建煤矿发生一起因地面洪水造成的透水事故(图8-4和图8-5),造成二水平运输和轨道大巷低洼地段被洪水和冲积物阻塞,69名矿工被困。义煤集团矿山救护大队派出5个救护中队参战,共出动22队次、232人次,历经76h,排水4840m3,清挖煤矸冲积物巷道32m,成功解救了69名遇险矿工,圆满地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

回风井和行人使用;副井180m,坡度28°,作进风和运输材料使用。矿井为瓦斯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抽出式,开采煤种为二1煤,煤层倾角15°~18°,现开采采区为22采区,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式自动陷落法控制顶板。

二、事故发生经过

2007年7月29日,由于连续天降暴雨,造成季节河流水位上涨、矿井上部已经报废的铝石矿坑积水量暴增,水位升高,洪水通过铝石坑和报废小窑老空区压塌了连接该矿一水平的三道防水墙,造成大量的洪水涌入井下,又通过二水平轨道下山和皮带下山巷道进入二水平,使二水平低洼地段的大巷被水和冲积物阻塞,二水平通风、供电和运输系统被破坏,正在22采区工作的69名矿工被困。

三、事故处理经过

义煤集团矿山救护大队于7月29日11时40分接到事故召请电话后,迅速出动,12时40分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矿井,在了解矿井及事故简要情况后,根据集团公司领导的统筹安排,迅速开展营救行动。为确保不扩大事故,矿井抢险救灾指挥部已调集武警部队和当地群众对河道进行加高加固,控制对地面铝石坑的水源补给,24小时值班,随时应对突发洪水的威胁,为井下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安全保障。排水清淤工作是关键环节,前期设计排水能力150m3/h,计划装泵3套,排水能力最终达到210m3/h。(一)灾区侦察

为掌握井下灾区的实际情况,更好地为指挥部提供第一时间的决策资料。7月29日15时左右,救护大队组织了11名侦察人员,由大队长、副总工程师带队会同义煤集团副总经理、安监局长一起,从风井入井,经过一水平车场、二水平轨道下山,沿溃水路线到达轨道下山底部积水处,并对相邻皮带下山巷道进行了详细检查。侦察发现进入二水平轨道、皮带下山巷道被水冲刷破坏严重,多处支架被冲倒,局部底板被冲刷出1.5m以上的深坑,道轨悬空,带式输送机固定架移位、浮游等;轨道下山底部(距离下车场近20m)被积水和淤积物阻塞无法继续进入,水面附近空气中气体情况为:CH4浓度为0.2%、C02浓度为0.6%、02浓度为20%、C0浓度为0,温度为24℃。

(二)排水清淤,救助被困矿工

根据对灾区侦察的情况,指挥部指定了“一堵、二排、三送风”和“坚定不移往前探”的总要求(“一堵”就是尽快堵住地表洪水的泄漏点。300名武警官兵从29日14时开始持续奋战,成功堵住了透水点。29日晚,当地又降暴雨90mm,武警官兵始终坚守现场,抢险加固,未再次发生泄漏。“二排”就是全力在井下安装水泵,清理洪水冲击形成的杂物和淤积物。义马煤业集团在井下安装2台水泵,每台排水量80m3/h,与井下原有2台水泵分两级提升排水,水位下降42cm,并组织人员轮番清理巷道矿渣和杂物。

“三送风”就是井下被困矿工保持联系,用3台压风机轮流向井下压风并掺和送氧)。针对排水清淤环节,义煤集团从各生产矿井调集了排水设备、机电安装和清淤队伍,对陆续到矿的排水设备及时进行运输与安装,加快排水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排水开始后迅速展开清淤工作。为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指挥部给救护大队布置了现场安全监护的任务:掌握排水清淤进尺;对作业地点的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一氧化碳浓度和温度进行检查,观察巷道顶板和支护情况,随时应对复杂变化,保证现场救援人员安全;监督清理淤积物的设备安装质量;准备好灾区电话,在条件具备后随时进入遇险人员被困区域开展营救等;协助施工人员做好排水泵的安装和清淤工作。根据工作任务和实际需要,救护大队每班派两个小队参加抢险,其中一个小队在井下值班完成交办任务,另一个小队

在地面待机,随时听候调遣。

从7月29日0点班开始至8月1日12时,救护队在轨道下山底值班,不间断地检查气体,每2h向指挥部汇报一次气体情况;领导坚持跟班,人员现场交接班,做好现场的安全监护工作,随时准备进入侦察救人。7月30日3时,根据通知,地面有强降雨,河水流量明显增大,预报降雨量50mm,再加上矿井附近地质复杂,老窑较多,有可能威胁井下救援人员的安全,指挥部决定将井下救援人员全部撤出;5时20分左右清淤工作继续进行,已安装的潜水泵的塑料管路憋爆漏水,大型的排水设备及耐压塑料管路陆续运至排水地点进行安装。

7月30日18时许,第一台排水泵开始工作,清淤工作速度加快。根据水位下降情况,泵体不断延伸,清淤工作进展顺利。

经过指挥部研究决定,利用压风管路向被困人员输送牛奶和面汤。7月30日20时,经过努力向被困人员输送牛奶成功;7月31日10时50分再次送奶,累计成功输送牛奶600余千克。

7月31日1时30分,第二台排水泵开始运转,第三台排水泵的运输和安装工作正在进行。

8月1日6时,通过供奶途径输送面汤60kg。

从排水设备的安装到整个排水清淤期间,现场气体情况如下:CH4浓度为0.26%、C02浓度为1%、02浓度为20%、C0浓度为0,温度为25~26℃,截至8月1日0点班,气体情况没有大的变化。8月1日8时,由于里外沟通,排水清淤地点气体突然发生变化,CH4浓度达2%、C02浓度达3%、02浓度下降到19%,温度上升到29℃,当救护队检测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指挥部作出重要指示,严密监测气体浓度变化,查找变化原因并及时汇报,必要时撤出人员。为降低有害气体浓度,指挥部决定采用局部通风机接风筒供风冲淡有害气体,若接风机不具备条件,在联络巷风门上破洞利用全负压通过风筒引风到清淤地点解决瓦斯问题。救护队很快接通了局部通风机的电源,启动风机迅速将风筒接到清淤地点,瓦斯浓度恢复正常范围。

8月1日10时许,救护队和清淤人员听到了被堵人员的求救声,并看到灯光,用喊话和敲击管子的方式与他们取得联系。为加快清淤进度,义煤集团公司现场值班领导报请指挥部同意,由原来大断面清淤调整为挖掘宽0.7M的窄巷尽早打通生命通道接近被困人员,为被困人员提前脱离险境赢得了时间。在这一关键时刻,救护队一方面加大气体检查的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协助清淤人员加快进度。11时5分第一名遇险人员被营救出灾区,其他人员陆续被救出,最后一名被困矿工于12时20分成功脱险。通过现场人员的共同努力,被营救出的69名矿工于12时55分顺利升井。

四、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一)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此次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连续天降暴雨,造成季节河流水位上涨、矿井上部已经报废的铝石矿坑积水量暴增,水位升高,洪水通过铝石坑和报废小窑老空区压塌了连接该矿一水平的三道防水墙,造成大量的洪水涌入井下,又通过二水平轨道下山和皮带下山巷道进人二水平,使二水平低洼地段的大巷被水和冲积物阻塞。

2.间接原因

(1)事故后经调查该矿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进行技改施工,并下井非法采煤。

(2)该矿和原中铝河南矿业公司铝土两层矿保安煤柱都被开采或蚕食。

(3)该矿对周边存在的多处废弃铝土矿、露天铝土矿大坑等重大危险源缺乏了解,没有防范事故的措施和预案。

(4)该矿存在严重超定员生产现象,导致被困人员较多。

(5)地方煤矿安全监管不力。

(二)防范措施

(1)做好汛期灾害预警预报,制订抢险救援预案,加大水害隐患排查力度,落实雨季防范措施,加强汛期防洪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2)相邻矿井必须留设防隔水煤柱。

(3)杜绝超定员生产现象。

(4)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矿方可停产几天或控制下井人数。

五、经验与教训

(1)整体方案制订正确,各项工作安排到位是此次事故成功救援的关键。

(2)此次事故利用电话同被困人员联系,同时抢险人员利用三条生命线(电话、水管、风管)向井下输送牛奶和面汤的成功方案,在以后抢险救援工作中值得借鉴。

(3)事故救援工作中各部门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大大提高了救援工作的效率。

(4)此次事故救援工作充分发扬了救护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

(5)井下抢险现场要合理安排人员轮流作业,防止突发事故造成现场抢险人员大量第八章煤矿水灾伤亡。

六、专家点评

(1)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正确指挥是事故成功处理的前提。

(2)矿井原有的三条生命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条生命线为了解被困人员的情况,稳定被困人员的情绪,及时向被困地点人员供氧、供奶等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为参与抢救工作所有人员注入了精神动力。

(3)矿山救护队出动迅速为灾害事故处理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充分展示了矿山救护队闻警即到、速战能胜的工作作风。

(4)详细的灾区侦察结果为指挥部提供了正确的决策依据。

(5)被困矿工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为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

(6)在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灾难上,在防范透水、治理水害上,以及在安全生产的应急处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