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钻井作业不安全行为及纠正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7月19日

固井作业时套管头应安装标准、有效的羊角阀。
 7.带压紧固、拆卸高压管线,易造成高压伤人。
纠防措施:
 严禁带压紧固、拆卸高压管线。
    8.固井作业时车辆操作人员脱离岗位,易造成意外事故。
纠防措施:
作业期间严禁人员脱离岗位。
9.开泵替钻井液或碰压时,井口、高压管汇、安全阀等部位有人站立、走动。
纠防措施:
开泵替钻井液或碰压时,井口、高压管汇、安全阀等部位严禁人员站立、走动。
    10.固井的废液未按要求拉运到指定地点排放,易造成环境污染。
纠防措施:
固井的废液必须按要求拉运到指定地点排放。
    11.安装、拆卸水泥头时,井口操作人员在无防坠落措施的情况下爬上水泥头作业,易造成人身伤害。
纠防措施:
    在无防坠落措施的情况下,严禁爬上水泥头作业。
    12.固井结束车辆启动离开时,有人站在车辆后面,倒车易造成人员挤伤、碰伤、碾压等。
纠防措施:
固井车辆离开倒车时,场地人员应撤离至安全区域,严禁站在车辆后面(倒车方向上),倒车前应鸣笛,且专人指挥。
固井作业过程事故案例:
    2013年9月2日凌晨,某固井队在XXX井进行固井作业。4时50分许,井口工王某和泵车操作工郑某爬到水泥头上两人配合拆卸高压管线。拆卸完高压管线,王某从水泥头上下来时,不慎滑落,右侧肋部碰在水泥头的挡销处。经医院进行检查,胸部有一根肋骨折断。
八、甩钻具过程
     1.甩钻具作业前未对小绞车钢丝绳、刹车系统、工具等进行检查,易发生钢丝绳断裂、刹车失灵、工具缺损等,造成人身伤害。
纠防措施:
甩钻具前应对小绞车钢丝绳、刹车系统、工具等进行检查,严禁使用断丝超标的钢丝绳,严禁使用缺损的工具。
    2.甩钻具前拆除井架绷绳,易造成井架倾倒、设备损坏、人身伤害等。
纠防措施:
严禁甩钻具前拆除井架绷绳。
    3.甩钻具期间未栓坡道保险链,跑道连接螺栓未紧固,易造成坡道、跑道脱节,钻具滑出伤人。
纠防措施:
 甩钻具期间应栓好坡道保险链,紧固跑道连接螺栓。
4.甩钻具,内、外钳往坡道推钻具与司钻配合不当,易造成挤伤、碰伤、砸伤等。
纠防措施:
甩钻具时,司钻必须在接到内外钳下放钻具示意时,才可下放吊钩,内外钳应站到安全位置,切勿站在钻具回摆方向上。
5.甩钻铤时未使用绷绳,直接用绳套吊、甩,易造成钻铤摆动伤人,甚至绳套断裂,钻铤坠落伤人。
纠防措施:
甩钻铤时应在接提升短接处系好绳套,钻铤另一端使用绷绳牵引,缓慢起吊、下放,场地人员应撤至安全区域。
    6.使用不匹配的绷绳固定销子,易造成绷绳滑脱,物体坠落等伤人。
纠防措施:
 使用匹配的绷绳固定销子,并紧固。
 7.用绷绳绷钻具时未使用滑轮,易造成钢丝绳断裂,人身伤害。
纠防措施:
    用绷绳绷钻具时应使用滑轮。
8.提升护丝扣未上紧,起吊钻杆,易发生钻具坠落伤人。
纠防措施:
起吊钻具前井口操作人员应确保提升护丝扣已上紧,方可起吊,人员不应站到吊物下或附近。
9.钻具从坡道下放时,在跑道上摆放钻具的人员易被钻具砸伤、碰伤、挤伤。
纠防措施:
钻具从坡道下放时,严禁人员在跑道上进行作业,应站到安全位置,面向钻台。
    10.甩钻具时,钻具卡在跑道上,人员骑在钻具上晃动,易造成人身伤害。
纠防措施:
 甩钻具时,钻具卡在跑道上,应使用工具撬。
11.甩至跑道钻具未停稳,场地人员抢先去滚钻具,易造成人员碰伤、砸伤、挤伤。
纠防措施:
待钻具放稳后,人员方可靠近卸提升护丝、滚钻具等作业。
12.场地人员用手摆排钻具,易造成挤伤、碰伤。
纠防措施:
场地人员应用工具摆排钻具,严禁用手直接摆排钻具。
    13.甩钻具时,人员上下钻台、在坡道附近走动或停留,钻具滑出坡道易造成人员物体打击伤害。
纠防措施:
甩钻具时,严禁人员上下钻台、在坡道附近走动或停留,防止钻具滑出坡道时造成物体打击伤害。
14.抓管机抓取钻具时,人员未站在安全区域,抓取钻具时易将人挤伤,滚落的钻具易将人砸伤。
纠防措施:
抓管机作业时,场地推、滚钻具人员不得在其前面或附近作业、停留,亦不可站在抓管机钳臂底下或钻具可能滑落的危险区域。
    15.钻具扣卡死,使用B型大钳松扣、卸扣时,人员站在钳臂运行范围内,易造成人身伤害。
纠防措施:
钻具扣卡死,使用B型大钳松扣、卸扣时,严禁人员站在钳臂运行范围内,扣好大钳后,人员应撤离至安全区域。
    16.甩钻具期间未清理钻台面、跑道等处泥浆、杂物,易造成人员滑倒、摔伤。
纠防措施:
    甩钻具期间应及时清理钻台面、跑道等处泥浆、杂物,防止人员滑倒、摔伤。
甩钻具过程事故案例:
    2007年12月13日3:10时,某钻井队在XX井完井作业施工中,生产三班接班后甩钻杆,当甩至3:10时,内钳工从井架上下来,准备到小绞车处,在走动过程中,甩钻杆的护丝从绷绳下面滑上来,正打在内钳工的头部,将安全帽打掉,头皮打破,送医院缝合4针,住院治疗。
九、设备保养及检修过程
1.保养设备时,未停机或切断动力源,易造成机械伤害或触电。
纠防措施:
保养设备时,应先停机或切断动力源,防止触电或机械伤害。
    2.保养设备时,未使用专用油品,易导致设备损坏。
纠防措施:
保养设备时,应使用专用油品,严禁使用混油、废油保养设备。
     3.用轻质油等易燃易爆物品擦洗设备、设施,易造成火灾事故。
纠防措施:
必须用清洁剂擦洗设备、设施。
    4.在设备检修时,未按规定在动力源启动按扭处悬挂"禁止操作"警示标志,人员误启动动力源,易造成人员机械伤害。
纠防措施:
设备检修应在动力源启动按扭处悬挂"禁止操作"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监护,防止他人误操作。
    5.进入受限空间内检修时,不设专人监护或未切断动力源,易造成人员误操作而伤害检修人员。
纠防措施:
进入受限空间内检修时,设专人监护,同时切断动力源,防止误操作。
     6.检维修电气设备、电路时,未使用专用工具,未戴防护手套,或非专业人员操作,易造成触电。
纠防措施:
    检维修电气设备、电路时,应使用专业工具,戴防护手套,严禁非专业人员检修电气设备、电路等。
7.在使用电气焊检修设备设施时,电焊机未接地,未佩戴专用防护手套和面罩,易造成触电、灼伤。
纠防措施:
在使用电气焊检修设备设施时,电焊机应接地,佩戴专用防护手套和面罩,防止触电、灼伤。
 8.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易造成人身伤害。
纠防措施:
严禁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9.气焊作业时,乙炔与氧气瓶间距不足5米,距动火点不足10米(安全距离),易发生火灾爆炸。
纠防措施:
    气焊作业时,乙炔与氧气瓶间距不少于5米,距动火点不少于10米,防止火灾爆炸。
    10.气焊作业时,乙炔卧放使用,或将气瓶暴晒,易造成爆炸。
纠防措施:
气焊作业时,严禁将乙炔卧放使用,或将气瓶暴晒,防止爆炸。
 11.使用乙炔气瓶时未安装回火装置,易造成火灾、爆炸。
纠防措施:
    使用乙炔气瓶时应先装好回火装置。
 12.乙炔气瓶未使用专用管线,易造成火灾、爆炸。
纠防措施:
    乙炔气瓶应使用专用管线,不得用氧气管线或其他代替。
十、车辆维修与服务部分
    1.油罐车卸油时,罐车不接地,易产生静电引起火灾、爆炸事件。
纠防措施:
油罐车在卸油时,对罐车接地,将拉运过程的静电释放掉。
    2.油罐车在卸油时,不熄火就进行卸油,易造成火灾。
纠防措施:
油罐车在卸油时,车辆必须熄火。
    3.无有效驾驶证件或非专用司机驾驶车辆。
纠防措施:
    严禁无有效驾驶证件人员驾驶车辆,严禁非专用司机驾驶车辆(他人代替开车)。
    4.驶车时,吸烟、饮食、闲谈、接打手机等,易发生交通事故。
纠防措施:
在驾驶车辆时,禁止吸烟、饮食、闲谈、接打手机或其他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
    5.行车过程司乘人员不系安全带,易导致人身伤害。
纠防措施:
    行车过程司乘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6.用汽、柴油布或酒精清洗设备及电气部位,易发生火灾。
纠防措施:
严禁用汽、柴油布或酒精清洗设备及电气部位。
    7.在行车途中,向车窗外乱扔烟头等废弃物,易造成意外伤害和火灾事故。
纠防措施:
在行车途中,禁止向车窗外乱扔烟头等废弃物。
    8.启动车辆困难时,直接向化油器供油,易发生火灾。
纠防措施:
启动车辆困难时,严禁直接向化油器供油。
    9.超车、转弯或变更车道不打转向灯,易发生交通事故。
纠防措施:
在超车、转弯或变更车道时,必须打转向灯。
    10.在变更车道或左右转弯时,不发、晚发信号,易发生交通事故。
纠防措施:
在更换车道或左右转弯时,要提前发信号。
    11.夜间行车时,会车不会灯,易发生交通事故。
纠防措施:
夜间在没有路灯或照明不良的道路上会车时,在距对面来车150m以外关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不准持续使用远光灯。
    12.在出车前,不检查车辆,易发生交通事故。
纠防措施:
在出车前,应重点检查机油、燃油、冷却液、喇叭、大小灯、雨刮器、转向、刹车等是否符合安全行车标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3.超速行车、强行超车、抢道会车、开赌气车等,易发生交通事故。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