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轻便性试验

标 准 号: GB/T6323.5-1994
替代情况: 替代 GB 6323.5-86
发布单位: 国家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 清华大学、长春汽车研究所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
更新日期: 2008年10月05日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中的转向轻便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轿车、客车、货车及越野汽车,其他类型汽车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GB/T 12534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3 测量变量和仪器设备
  3.1 测量变量
  a. 转向盘作用力矩;
  b. 转向盘转角;
  c. 汽车前进速度;
  d. 转向盘直径。
  3.2 试验仪器设备
  3.2.1 试验仪器设备按GB/T 12534中3.2条规定,其试验仪器设备测量范围及误差应满足表1要求。
  表1
  

  3.2.2 各种传感器按各自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
  3.2.3 标明试验路径的标桩16个。
  4 试验条件
  4.1 试验汽车
  4.1.1 试验汽车是按厂方规定装备齐全的汽车。试验前测定车轮定位参数,对转向系、悬架系进行检查,按规定进行调整紧固和润滑。只有认定试验汽车已符合厂方规定的技术条件,方可进行试验。测定及检查的有关参数的数值,记入附录A(补充件)中。
  4.1.2 试验汽车若用新轮胎,试验前至少应经过200km正常行驶的磨合;若用旧轮胎,试验终了残留花纹高度不小于1.5mm。轮胎气压应符合GB/T 12534中3.2条的规定。
  4.1.3 试验汽车的转向盘中间位置的自由行程,应符合各类型汽车的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如该类型汽车的通用技术条件无明确限值规定,则其自由行程应不大于±10°。
  4.1.4 试验汽车为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乘员和装载(推荐用砂袋)的分布应符合GB/T 12534中3.1.3表1规定。
  4.2 试验场地与环境
  4.2.1 试验场地应是干燥、平坦清洁的水泥混凝土或沥青铺装路面,任意方向上的坡度不大于2%。在试验场地上,画出颜色鲜明的双纽线路径(见图1),双纽线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为:
  

  双纽线的最小曲率半径(单位:m)应按试验汽车前外轮的最小转弯半径(单位:m)乘以1.1倍,并据此画出双纽线。在双纽线最宽处,顶点和中点(即结点)的路径两侧各放置两个标桩,共计放置16个标桩(见图1)。标桩与试验路径中心线的距离,为车宽一半加50cm,或按转弯通道圆宽二分之一加50cm。
  4.2.2 试验时风速应不大于5m/s。
  4.2.3 试验时大气温度在0~40℃范围内。
  

  图1
  5 试验方法
  5.1 按4.2.1条的规定,画好双纽线路径并放置好标桩。
  5.2 接通仪器电源,使之预热到正常工作温度。
  5.3 试验前驾驶员可操纵汽车沿双纽线路径行驶若干周,熟悉路径和相应操作。随后,使汽车沿双纽线中点“0”处的切线方向作直线滑行,并停车于“0”点处,停车后注意观察车轮是否处于直行位置,否则应转动转向盘进行调整。然后双手松开转向盘,记录转向盘中间位置和作用力矩的零线。
  5.4 试验时,驾驶员操纵转向盘,使汽车以10±2km/h的车速沿双纽线路径行驶,待车速稳定后,开始记录转向盘转角和作用力矩,并记录行驶车速作为监督参数。汽车沿双纽线绕行一周至记录起始位置,即完成一次试验,全部试验应进行三次。在测量记录过程中,驾驶员应保持车速稳定和平稳地转动转向盘,不应同时松开双手,并且在行驶中不准撞到标桩。
  6 试验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
  6.1 试验结果处理
  根据记录的转向盘转角和作用力矩,按双纽线路径每周整理成图2所示的一条M-θ曲线,或者直接采用计算机采样所得的上述参数,确定出汽车转向轻便性的各项参数。
  6.1.1 转向盘最大作用力矩均值,用下式确定:
  

  6.1.2 转向盘最大作用力均值,用下式确定:
  

  

  6.2 试验结果表达
  将测定和计算结果记入表2、表3中。
  表2
  

  表3
  

  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的内容根据需要可包括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
  a. 试验依据、目的、要求;
  b. 试验条件;
  c. 试验方法;
  d. 试验结果;
  e. 附录A全部内容;
  f. 报告日期。
  

  附录A
  一般数据表
  (补充件)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清华大学、长春汽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修曾、伦景光。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