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是接触高浓度硫酸二甲酯蒸气所致的以眼及呼吸系统急性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接触硫酸二甲酯蒸气所致急性中毒,对长期接触低浓度作业工人的影响未列入本标准内。
2 诊断原则
根据短期内接触高浓度硫酸二甲酯蒸气史,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
线表现,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3 诊断及分级标准
3.1 刺激反应
有一过性的眼结膜及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肺部无阳性体征。
3.2 轻度中毒
有明显的眼结膜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表现为羞明、流泪、结膜充血、眼脸水肿、眼脸痉挛、咳嗽、咳痰、胸闷等;两肺有散在干性罗音或少量湿性罗音。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强、边缘模糊, 两肺下野较明显,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3.3 中度中毒
有明显的咳嗽、咳痰、气急,伴有胸闷及轻度紫绀;两肺有干性罗音或喘鸣音,可伴有散在湿性罗音。胸部X线表现为纹理增强,两肺中下野可见斑片状阴影或肺野透过度降低,符合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局限性肺泡性肺水肿。
3.4 重度中毒
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a. 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咳出支气管粘膜坏死组织,明显呼吸困难、紫绀, 两肺广泛湿性罗音。胸部X线表现为边缘模糊、密度均匀、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多分布于两肺中下野,少数呈蝶翼状阴影,符合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严重者可导致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
b. 窒息(喉头水肿、大块坏死的支气管粘膜脱落);
c. 出现较严重的纵膈气肿、气胸、皮下气肿。
4 治疗原则
4.1 迅速脱离现场。对刺激反应者需观察24~48h; 中毒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严密观察病情。
4.2 急救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给氧,给予雾化吸入和支气管解痉剂。早期、足量、短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积极防治感染。眼部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冲洗,重点暴露穹窿部,局部用可的松眼药水及抗生素眼药膏等。
5 劳动能力鉴定
5.1 轻度中毒治愈后可恢复工作。
5.2 中度及重度中毒治愈后可给予短期休息,如留有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及X线胸片或肺功能改变者, 定期复查,必要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6 健康检查的要求
硫酸二甲酯作业工人需进行就业前体检,每二年进行定期体检一次。体检包括内科、眼科、胸部 X线检查,有条件时可做肺功能测定。
7 职业禁忌证
a. 明显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b. 明显的慢性结膜炎或角膜炎;
c. 明显的心血管疾病。
附录A 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 (参考件)
A1 本标准仅适用于接触硫酸二甲酯蒸气所致急性中毒,对长期接触低浓度作业工人的影响未列入本标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