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短距离采用滚筒等撬运、拉运笨重器材时应遵守:
(一) 物体下方所垫滚筒 ( 滚杠)须保持两根以上;如遇软土,滚筒下应垫木板或铁板,以免下陷。
(二)撬拉点应放在物体允许承力位置,滚移时要保持左右平衡,上下坡应注意用三角枕木等随时支垫或用绳拉住物体。
(三) 注意滚筒和物体移动方向,作业人员不准站在滚筒运行的前方。
四、使用铲车搬运器材时,要叉牢器材,离地不宜过高。
五、 用跳板或坡度坑进行装卸时应遵守:
(一) 坡度坑的坡度角最好小于30°, 坑位应选择坚实土质处;若土质不坚实,应在上下车位置,设护土板挡拦。
(二) 普通跳板应选用大于 6cm厚、没有死节的坚实木材,放置坡度比 1:3(高:底),跳板上端须用钩、绳固定;如遇雨、冰或地滑时,除清出泥冰外,地上应垫草包、粗砂防滑;若装卸线缆等较重物体时,其跳板厚应大于15 cm,并在中间位置加垫支撑木凳;跳板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有无破、裂、损、腐等现象。
六、 机动车载运行驶,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准违反装载要求;若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影响交通安全,应按照相关管理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并悬挂明显标志。
七、 禁止货运机动车载客。若需附载作业人员,应当设置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设施。
八、 器材传递不准使用抛掷;堆放器材不准妨碍交通。
九、 使用起重设备(吊车、电动葫芦)应遵守:
(一) 起吊前必须检查周围环境,注意避开电力线和变压器。
(二) 起吊的物件重量,不准超过设备额定负荷。
(三)禁止在起吊物件时急剧起降。
(四) 吊装物件时,严禁有人在吊臂下停留和行走;如要改变物件搁置方向,必须待物件接近地面或车厢时再由人力慢慢移动。
(五) 严禁利用吊车拖拉物件或车辆;若吊装不明重量物件时,应试吊可靠后再起吊。
(六)吊装有锐利、棱角、易滑物件时,必须加上保护绳索;一次吊装多个物件时,应妥善处理后再行吊装。
(七) 吊装物件应找准重心,垂直起吊,不准斜吊。
(八) 严禁人员乘坐在吊装物品上;吊装物品挂起其他物件时,应立即停车,落下吊臂,取下挂物。
(九)吊装大型管件或铺管时,地面上、下作业人员必须注意吊车动向,随时离开起重臂下。
(十)在架空电力线附近进行起重作业时,起重机具和被吊物件与电力线最小距离如下:
电 压1kv以下 1.5m
电压6-10kv 2m
电压35-110kv 4m
电压220kv以上 6m。
第二节 装运杆材
一、 机动车装运杆材时,杆材平放在车厢内的,应根向前、梢向后;装运较长电杆时,车上应装有支架,尽量使杆料重心落在车厢中部,用两只捆杆器将前后车架一并拴住,并悬挂警示标志;严禁杆杠超出车厢两侧。
二、 用非机动车装运杆材,应先垫好支架,随时调整车辆前后重量的平衡,逐杆架起,用绳捆绑撬紧。
三、 卸车时应用三角木枕塞住车轮前后,以防车辆滑动;松捆时,应逐一进行,防止电杆从车厢两边滚下;卸车时,不准抛掷。
四、 沿铁路抬运杆材,严禁将杆材放在轨道上或路基边道的里侧。
五、堆放杆材应使梢、根颠倒放置,排列整齐,杆堆两侧应用短木或石块塞住;垒放不能超过两层,并用铁线捆牢。
六、 搬运水泥时,须戴口罩、手套,有风时应佩戴防护眼镜。
第三节 搬运线缆
一、 装卸线缆时,必须有专人指挥,行动一致。
二、 用人工装卸时,不准将缆盘直接从车上推下,应用粗细适合的绳索绕在盘上或中心孔的铁轴上,用绞车、滑车或足够的人力控制线缆,使其慢慢从跳板(槽钢)上滚下;作业人员应远离跳板两侧,3m以内不准有人。
三、 线缆装车后,应用绳索将缆盘绑固在车身铁架上,若车上无线缆盘座架时,必须垫以三角木枕。
四、 运输途中,禁止作业人员坐立在缆盘的前后方及缆盘上,随时检查三角木枕和缆盘移动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车处理。
五、滚运线缆时,推轴人员不准站在缆盘前方;缆盘上、下坡时,应采用在缆盘轴中心孔穿铁管,在铁管上拴绳拉放,平稳、缓行;缆盘停顿时,将绳拉紧,及时制动;人力滚动缆盘路面坡度不宜超过15°。
第四章 高处作业安全
第一节 一般安全规定
一、 确认患有心脏病、贫血、高血压、癫痫病和其他不适宜高处作业以及患病期间的人员,不准从事高处作业。
二、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系紧安全帽;使用的安全带必须扣好且挂在作业点的牢靠处。
三、 作业人员必须穿软底鞋,禁止赤脚、穿拖鞋作业 。
四、 作业前,必须确保作业工具齐全、可靠;所用材料放置稳妥;高处作业时,除携带必备的工具外,不准携带任何笨重的工具,随身携带工具的总重量不准超过20Kg;操作中不用的工具必须随手装入工具袋内。
五、 高处作业人员与地面人员之间不准扔抛工具和材料。
六、 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应停止高处作业;遇雷雨天气,禁止上杆作业,禁止在杆下站立;霜冻和雨雪天气后上杆必须采取防滑措施。
七、 作业时,先进行验电;发现有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沿线检查与电力线接触情况,妥善处理后,再进行作业。
八、夜间在高处作业光线不足时,应设置照明。
第二节:梯(凳)上作业
一、 必须使用绝缘梯、高凳。
二、 使用单面梯子应遵守:
(一) 使用梯子前,必须检查,确保安全可靠;如已折断、松动、破裂、磨损或腐朽的梯子,不准使用。
(二)梯子的根部应采取防滑措施;不准垫高使用。
(三)架设梯子时,应选择平整、坚固的地面,梯子靠在墙上、吊线上使用,立梯角度以75°±5°为宜。
(四)梯子靠在吊线时,其顶端至少应高出吊线0. 5m(梯子顶部装有钩的除外),梯子与吊线搭靠处必须用绳索捆扎牢固,防止梯子滑动、摔倒。
(五)上下梯子应面向梯子,不准携带笨重的工具、材料,需用时应用绳索上下吊放。
(六)梯子上不准站有两人同时作业。
(七) 梯子较高或竖立地点容易滑动或有可能被碰撞时,必须有专人扶梯。
(八)站在梯上作业时,必须用力均匀。
(九) 不准一脚踩在梯上,另一脚踩在其它物体上。
(十)不准用脚移动梯子。
(十一) 在架空电力线下或有其他障碍物的地方,不准高举梯子移动,应放倒后再移动。
(十二) 梯子不用时,应随时倒放,妥善保管。
(十三) 折叠梯、伸缩梯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接口,确认牢固后再使用。
三、 使用人字梯时,必须紧好螺丝或扣好搭扣;支设人字梯时,两梯夹角应保持40°,站在上面作业时,下面应有专人扶梯。
四、凡作业点超过工作人员的水平视线时,应使用高凳,使用前应检查是否牢固和平稳;不得两人在同一高凳上作业。
第三节:杆线上作业
一、上杆前必须认真检查杆根有无折断危险,如发现水泥电杆混凝土脱落、露筋,木杆已折断、腐烂或不牢固的电杆,在未加固前,切勿攀登,并应观察周围有无电力线或其他障碍物等情况。
二、 作业人员到达杆顶后,安全带放置位置应在距杆梢 0.5m下面的安全可靠处,扣环扣牢,然后才能探身和后仰。
三、 杆上有人作业时,距杆半径3m内不得有人。
四、在同一根杆上不准两人同时上下。
五、 在有部分破损的电杆上进行作业时,应做临时拉线或临时支撑装置后才能攀登。
六、 在紧拉线时,杆上不准有人,待紧固稳妥后再上杆作业。
七、 对架空线缆进行接线、封焊时,应在接头下悬挂适当的盛器,盛接溶液。
八、 使用脚扣、脚钉应遵守:
(一) 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脚扣、脚扣带、脚钉,确保完好。脚扣踏板与钩处必须铆固。
(二) 使用时先把脚扣卡在离地面约0.3m的电杆上,一脚悬起,一脚用力蹬踏,确保稳固后,方可使用。
(三) 脚扣的大小要适合电杆的粗细。
(四) 脚扣上的胶管和胶垫必须保持完好,破裂或露出胶里线时应更换。
(五) 脚扣的踏脚板必须经常检测,其检测方法是:采取在踏脚板中心悬吊200 kg重物,是否有受损变形迹象。
(六)严禁将脚扣挂在杆上或吊线上。
九、 使用安全带(绳)应遵守:
(一) 使用前必须严格检查,确保安全可靠。如有折断痕迹、弹簧扣不灵活、扣不牢、皮带眼孔裂缝、安全带(绳)磨损和断头超过1/10的,禁止使用。
(二)使用时,带扣必须扣紧,不准扭曲,带头穿过小圈;安全带的绳索严禁有接头。
(三)不准用安全带吊装物件,以免损坏。
(四) 严禁用一般绳索或皮带替代安全带。
(五) 安全带(绳)不准与酸性物、锋刃工具一起堆放和保管,不准放在火炉、暖气片或潮湿处,以免损坏。
(六)安全带(绳)使用或存放一段时间,应进行可靠性试验。检测办法,可将 200 kg重物穿过安全带(绳套)中,悬空挂起,无裂痕、折断才能使用。
第四节: 建筑物临边作业
一、在建筑物临边作业前,必须观察建筑物的牢固情况,若有松动,禁止攀登。
二、在建筑物临边作业时,必须扎绑安全带,安全带必须扣牢。
三、 在屋顶上行走时,瓦房走尖、平房走边、石棉瓦走钉、机制水泥瓦走脊、楼顶内走棱。
四、 在屋顶内天花板上作业必须使用行灯,并注意天花板是否牢固可靠。
五、 在高处平台上作业前,必须仔细检查平台的牢固情况,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五章 架线作业安全
第一节 勘察、测量
一、勘察、测量时,应对作业区域内所有影响作业人员安全的因素作出详细标注,并将各项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向有关人员进行交底。
二、 在城镇道路上进行测量作业时,应注意行人和车辆,动作必须迅速。
三、 在铁路、桥梁及有船只航行的河道附近测量,不准使用仿碍火车、船只通行的测量信号。
四、 携带较长的测量器材和设备时,应防止触碰行人、车辆。
第二节 挖坑洞作业
一、 挖坑洞时,应尽量避开煤气管、自来水管或电力、电缆及其他通信线路等地下设施,若遇有地下设施时,应小心作业,以免引起泄漏和触电。
二、 靠近墙根挖坑洞时,应避免引起墙壁倒塌,必要时,应采取安全加固措施。
三、 在土质松软或流沙地区挖坑洞时,应避免坍塌;坑深1 m以上,必须加护土板支撑;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四、挖坑洞,必须使用爆破时应由有关部门协助进行。
第三节 立杆作业
一、 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立杆作业现场;
二、 立杆必须明确分工,统一指挥,互相配合,用力均衡。
三、工具牢固可靠;作业人员防护用品、用具齐全。
四、 坑洞深度符合标准,马道合理,地锚牢固。
五、 人工立杆应遵守:
(一) 立杆前,应在杆梢适当的位置系好绳索。
(二) 在杆根处必须使用挡杆板,并由专人负责。
(三)作业人员应使用同侧肩膀,步调一致。
(四)杆立起至30°角时,须用杆叉、牵引绳,牵引绳同时要保持电杆平衡,防止摇摆。
(五)电杆立起约85°时,应及时回填,当杆稳定后,用牵引绳进行校直,再夯实。
六、 使用吊车或立杆器立杆时,钢丝套应栓放在电杆的适当位置上,以防“打前沉”;吊车或立杆器位置应适当,并有油绳牵引方向,发现下沉或倾斜应采取措施;吊车臂下严禁有人。
七、作业上方若有电力线路,必须与相关部门联系,确认停电后再作业,并设专人看守。
八、 在房屋附近立杆时,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立起的杆子不准碰触屋檐,以免砖、瓦、石块落下伤人。
九、 未回土夯实前,严禁上杆作业。
第四节 架线作业
一、 架设吊线必须遵守:
(一) 从线盘上松开钢铰线头时,必须安排专人抓牢钢绞线头,其他作业人员应站在线盘侧面,防止钢线弹起伤人。
(二) 机械放线时,线头应与固定点捆扎牢固,缓慢牵引。
(三) 人工放线时,作业人员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四)跨越道路应设专人看守。
(五)为防止作业人员在布放钢绞线时触电,应在钢绞线恰当位置上做接地保护。
(六) 必须将布放完毕的钢绞线及时收紧,并做临时固定。
(七)升高或降低吊线时,必须使用紧线器,不许肩扛拖拉。
(八) 杆上紧线应侧向操作,并将线夹螺栓拧紧;在角杆上紧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外角,角杆应按要求加装吊线辅助装置。
(九) 遇电力线交越时,在电力线上方架线,严禁将线缆从电力线上方抛过,在跨越处做好安全保护架后再作业,作业结束后再拆除;在电力线下方架线,必须在电力线与缆线交越的上方做保护装置,防止敷设的线缆触碰电力线。
二、 架设线缆必须遵守:
(一) 架设线缆时,必须设专人指挥。
(二) 缆盘置放的地面必须平实,必须采用有底平面的专用支架,不得用千斤顶代替。
(三)牵引线缆时,看轴人员不准站在缆盘前方;在拐弯处作业人员必须站在线缆弯曲半径的外侧;在过管口处,作业人员的手不准离管口太近,眼及身体严禁直对管口。
(四) 禁止作业人员将线缆挎在身上,以免被线缆拖跌。
三、在高处使用喷灯时,必须用绳子把喷灯捆绑牢固吊上或放下;不准把燃烧的喷灯倒放或倒挂在吊线上。
四、 使用绞盘应遵守:
(一) 开动绞盘前应清除工作范围内的障碍物,转动中禁止用手触摸运动的钢丝绳和校正绞盘滚筒上的钢丝绳。
(二)改变绞盘转动方向,必须在滚筒完全停止后进行。
(三)钢丝绳在绞盘滚筒上排列要整齐;工作时不能放完,至少要留五、六圈。
五、 使用滑车(吊板)应遵守:
(一) 使用前,应检查滑车上的部件,确保其牢固、可靠; 检查吊板的绳索、吊钩的牢固程度,如吊钩已磨损1/4时,不准使用。
(二) 坐滑车时,安全带应绕过吊线并锁紧。
(三) 使用时,不准两人同座一辆滑车;一档杆线内,不准有两辆滑车同时作业。
(四) 7股2.0钢绞线以下的吊线和吊线终结做在墙壁上的,不准使用滑车。
(五) 坐滑车过杆或电缆及吊线的接头时,应使用脚扣或梯子,严禁爬抱而过。
六、 使用光纤熔接机应遵守:
(一) 使用前,应检查仪器是否正常,注意警示标志。
(二)使用时,必须有接地保护。禁止在有易燃液体或气体的环境下使用。
(三) 作业时,不准触摸电极;更换电极时,先关机,待放电后进行。
(四) 作业人员要始终配戴防护眼镜,以免光纤碎屑伤害眼睛。
(五) 设备表面有水汽凝结或湿手的时候,不准进行操作或触摸机器,以免发生电击。
(六)从加热器内取出热缩管时,加热器和热缩管的温度很高,不准马上触摸。
七、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作业时必须配戴防护眼镜;不准直视光源或光纤裸露的尾部,不准把裸露的尾部对准能反射光的平面,禁止触摸光源输出口,不用时把光口盖上。
八、使用手持电钻(冲击电钻)应遵守:
(一) 使用前,检查绕组与机壳绝缘情况,并卡紧钻头,确保安全可靠。
(二)使用过程中,应先了解钻孔处有无电源线。
(三) 不准用水或湿布对电钻冷却。
(四) 作业时必须配戴防护眼镜,以防碎片杂物损伤眼睛。
第五节 墙壁线缆作业
一、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墙壁线缆作业区区域;在人员密集区应设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应安排人员值守。
二、在梯上作业时,禁止将梯子放在住户门口或路口。
三、 墙壁线缆在跨越街巷、院内通道等处,其线缆的最低点距地面高度应不小于4.5m。
四、 在墙上及室内钻孔布线时,如遇与电力线平行或穿越时,必须先停电、后作业;墙壁线缆与电力线的平行间距不小于15cm,交越间距不小于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