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工作要精细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12月19日

近期,全国煤矿安全事故、生产事故有所抬头,给原本良好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蒙上了一层阴影。纵观安全事故的起因,不难发现,隐患排查不细致,执行落实不严谨是造成事故频发的诱因。笔者以为,安全工作必精于细。
        其一:思考问题要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的思想必将产生什么样的行动后果。在良好的安全环境下,部分职工包括个别领导干部往往放松了对安全的警惕,“安全第一”的思想有所放松,甚至沾沾自喜,麻痹大意,认为矿井安全工作从此安然无忧。其实不然。细想两年来我们在安全上前进的每一步,思想上何曾丝毫放松?何曾让“安全第一”的思想蒙尘?近年来,细算我们下发的安全文件,细数我们制定的安全举措,细查我们开展的安全活动,哪一个不浸透着心血与汗水?在安全上纵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三年、五年乃至十年等更长的安全生产周期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因此,无论是管理干部,还是普通职工,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长存兢慎之心,把“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没有抓不好的安全”的安全理念根植于灵魂深处,谨小慎微,仔细扫除思想上存在的麻痹大意、萎靡懈怠等“灰尘”,用心,用脑,用力,多思,多想,多抓安全工作,促进矿井安全发展。
        其二,安排执行要细。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者,安排工作细致入微,不给任何一个安全漏洞以可乘之机尤其重要。例如各基层科区召开安全办公会的时间。会上,作为单位的管理层不仅要及时详细准确地传达集团公司重大安全事项、矿安全办公会议精神,还要对上周“三违”情况、隐患整治、安全确认、职工培训、科区安全监察站的运转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与总结,并对本周安全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此种做法不仅统一了思想及步骤,更使每一名管理者对单位的安全工作整体状况了然于胸。作为班组职工个体,在作业前、工序转换期间等关键环节,只要细化“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内容,牢记岗位操作要领,规范作业行为,层层布防,步步设卡,就一定能使安全工作始终处于可防、可控状态。另外,当前,我们在制度措施执行过程中,还只是停留在被动执行上,主动执行的意识不强,执行力度大打折扣。该种现象长久存在,必将成为制约矿井安全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必须坚决打造“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的无衰减执行链条,细化每一个步骤和环节,一抓到底,必将抓出成效。唯有此,才能确保矿井长治久安。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