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如何加强煤矿井下顶板的管理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3月18日

  三、顶板事故的原因

  在采矿生产活动中,顶板事故是最常见的事故,引发顶板事故的原因有:

  1、采矿方法不合理和顶板管理不善。采矿方法不合理,采掘顺序、凿岩爆破、支架放顶等作业不妥当,是导致这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缺乏有效支护。支护方式不当、不及时支护或缺少支架、支架的初撑力与顶板压力不相适应,是造成此类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

  3、检查不周和疏忽大意。在顶板事故中,很多事故都是由于事先缺乏认真、全面的检查,疏忽大意,没有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等原因造成的。

  4、地质条件不好。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形成破碎带,或者由于节理、层理发育,破坏了顶板的稳定性,容易发生顶板事故。

  5、地压活动。地压活动也是顶板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6、其它原因。不遵守操作规程、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工作面作业循环不正规、爆破崩倒支架等,都容易引起顶板事故。

  四、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1、掘进工作面冒顶的防治

  (1)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作业规程中必须制定使用金属前探梁的措施。在爆破前必须加固靠近工作面10米范围内的支护,爆破中破坏的支架必须及时修复,必须检查帮顶,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爆破后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必须进行前探支护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在松软的的煤、岩层或地质破碎带、断层、等掘进巷道时必须采取前探支护或其它措施。

  (2)根据掘进头性质,选择巷道支护方式,严格控制空顶距。当掘进头遇到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破坏带,或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时,棚子应紧靠掘进头并缩小棚距,必要时还要打重柱以抗突然来压。

  (3)巷道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以抗衡围岩的压力。巷道支架所能承受的变形量,应与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可能的变形量相适应,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支架选型时,尽可能采用有初承力的支架,特别注意顶与帮的背严背实问题,杜绝支架与围岩间的空顶、空帮现象。凡因支护失效而空顶的地点,重新支护时应先护顶,再施工。巷道替换支架时,必须先支新支架,再拆老支架。

  (4)在易发生推垮型冒顶的巷道中,要提高巷道支架的稳定性,可以在巷道的支架间用拉撑件连接固定,增加架棚的稳定性,以防推到。倾斜巷道中支架被推倒的可能性更大,其支架间拉撑件的强度、密度要适当加大。

  (5)掘进巷道交岔点施工前,开岔口应避开原来冒顶的范围,必须在开口抬棚支设稳定后再拆除原巷道棚腿,不得过早拆除,切忌先拆棚后支架棚。当开口处围岩尖角被压坏时,就及时加强抬棚稳定性的措施。注意选用抬棚材料的质量与规格,保证抬棚有足够的强度。

  (6)锚杆巷道掘进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打眼前应将顶上的险矸活石清理后,方可作业;锚网巷道掘进时,必须严格执行前探梁制度,严禁空顶作业,锚杆的长度、空顶距、锚固力、锚索间距等质量要求都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遇断层及构造、顶板破碎时,要及时改变支护,予以加固;锚喷巷道初喷要紧跟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空顶距要符合作业规程的要求;采用锚喷支护的巷道必须采用光面爆破,喷浆用的砂子、石子,必须经过筛选,符合规程要求。临时支护及时并紧跟迎头。

  (7)有水患威胁的巷道掘进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正常情况,碛头每班打眼深度不小于5米;有异常现象(或已知前方有采空废区)时,必须先进行探放水工程设计,制定探放水措施,规定好掘放安全距离;碛头每班打探钻眼深度平巷不低于20米,上山掘进时不低于40米;发现透水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并报告矿领导处理。

  (8)掘进工作面临时停工时,巷道支架必须架设到掌子面,保持正常通风,并随时对巷道支护变化情况进行检查。临时封闭时,必须对巷道支护进行加固。恢复开工时,必须严格执行开工检查制度,并根据支护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2、井巷维修的顶板管理

  (1)矿井在进行巷道维修前必须制定施工安全措施,确定临时支护方式,特别对片帮加强管理。在井巷维修前应进行现场顶板鉴定,确定施工方法,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向维修人员贯彻,施工中明确顶板监护人员。维修巷道要执行“先外后里、先支后撤、先上后下、先近后远、先顶板后帮”的原则。

  (2)加强巷道巡回检查工作,及时除掉脱皮、危石、悬矸,对严重失修地段必须及时采取专门措施维护。加强巷道的修复,努力降低巷道的失修率。

  (3)扩大断面和维修井巷时,必须保证有(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能撤出人员的安全出口。独头巷道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严禁维修人员进入维修地点里侧;严禁前后两处同时维修;严禁前掘后修。倾斜巷道维修要由上向下进行。巷道对头维修时,两处都必须有安全出口,距离小于20米时停止一处作业。发生冒顶时必须木垛接顶。更换巷道支护时,必须先加固临近支护,拆除和架设支架应连续进行,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工作,严禁留尾巴工程。

  (4)生产采区的巷道有连续3架失效支架或有冒顶危险时,必须立即处理,否则应停止生产。必须加强独头井巷维修和掘进工作面的维护,如出现断梁折柱、歪斜、弯曲、片帮、帮顶杆脱落、低矮等情况,必须停止作业,防止发生顶板冒落伤人、堵人事故。

  (5) 巷道冒顶处理时应由外向里逐架进行,支护要牢固,要有专人观察顶板。倾斜巷道处理冒顶时,处理人员要有护身柱或护身板。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