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电石渣处理含氟废水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06日
Ksp1825℃

2.7×10-10,折合含氟7.7mg/L,所以一般处理含氟废水,出水的极限值为7.6mg/L,但利用氯化钙的钙离子的同离子效应,可进一步降低CaF2在水中的溶解度,因而增加脱氟能力,所应生成的悬浮物经混凝沉淀后,可达标排放。

电石渣处理含氟废水的处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固液分离效果。由于电石渣中和产生的氟化钙沉淀是一种微细的结晶(粒废水小于3?m的颗粒占60%左右),不经凝聚难以沉降。从试验结果看,单独选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沉淀效果良好,研究认为,聚丙烯酰胺的羧酸基-COOH电离为-COO,使链状分子沿长度分布负电荷而成为阴离子型,各负电荷相互排斥而使分子伸展开来,更好地发挥粘接架桥作用;另名,中和反应产生的钙、镁等阳离子,特别过量的钙离子存在,阳离子压缩微粒扩散层,降低胶体电位,而降低相互排斥力,降低吸吸附物间排斥力,利于吸附架桥。

处理工艺(3)

1.处理工艺流程

  含氟废水进入调节池均衡水质后,送水中和反应罐,与电石渣进行反应,然后投加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进入沉淀池,废水达标排放,污泥经脱水处理。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 电石渣处理含氟废水流程框图

  2.工艺条件的确定

  (1)处理后pH与氟化物关系曲线见图2。

  图2 处理后pH与氟化物关系曲线图

  通过试验,确立处理后pH与氟化气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反应pH控制在6.5~9.2之间,出水氟化物可达标。

  (2)去除氟化物所需钙量与氟去除率的关系见图3。

  图3 钙用量与氟去除率关系曲线

  (3)废水中CI-存在对除氟的影响

  CI-能与Ca(OH)2迅速生成CaCI2,当CI-过量时,有利于向生成CaCI2的方向移动,从而降低CaF2的溶解度,使反应达到最终稳定。试验结果表明,当废水中HCI<0.4%时,反应pH控制难度大,出水氟化物达不到要求,当废水中补充一定量的盐酸(HCI>0.45%),出水中氟化物可达标,也充分证明CaCI2对CaF2的同离子效应。

  (4)絮凝剂用量选择和沉淀时间确定

  经试验表明,选用3%阴离子型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量500~700万),用量为0.2~12mg/L废水;中和反应后经絮凝剂的混合反应,进入沉淀池停留2h后基本稳定。

实例分析(4)

  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利用巨化电化厂10%的电石渣浆,采用上述确定的适宜工艺条件处理含氟废水,取得了成功,达到了设计要求。

  1.处理过程特点

  (1)用机械搅拌强化中和反应。缩短中和反应时间,采用带搅拌的中和反应罐,选用钢衬HFP材质,搅拌转速200r/min,反应30min可完成。

  (2)投加PAM絮凝剂,提高沉淀效率。在进入沉淀池前设置加药系统,确保良好的絮凝效果。

  (3)电石渣浆中含少量S2-等杂质,中和反应时产生H2S等气体,影响操作环境,工艺流程设有酸雾处理塔,动力抽风,碱洗工艺处理。

  2.运行效果

  该套工艺自1993年投入运行以来结果表明:处理工艺合理,处理净利效果显著,出水清澈,水质指标pH、F-远低于排放标准,氟去除率达到99%以上。处理效果及运行费用见表4、表5。

  表4 含氟废水处理效果

项目

进水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