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 世界经济正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移, 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他活动方式都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铁路运输企业如何用知识经济来改变和渗透安全管理, 确保运输安全, 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1 知识经济在铁路安全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邓小平同志说: “经济发展的快一点, 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 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快啊! 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 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 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 要提倡科学, 靠科学才有希望。”铁路要发展, 安全要长治久安, 必须依靠知识、依靠科技力量的投入。近年来, 全路结合铁路安全文明标准线的建设,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为指导思想, 将大量高新技术运用于铁路运输。如为了防止机车“两冒”事故,研制采用了“列车运行速度监控装置”, 以往机车乘务员驾驶机车, 全靠眼睛望, 稍一疏忽,后果十分严重, 现在机车上安装了监视运行状态的黑匣子, 对运行状态自动记录, 还安装了自停装置, 机车乘务员一旦睡觉, 信号处于关闭状态, 机车将会自动停车; 还有大型机械捣固等机械化的运用、钢轨自动探伤仪的采用, 使工务养护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又使养护利用“天窗”时间工作, 保证行车安全; 在防止路外伤亡方面, 平交道口的自动关闭道口装置,对铁路安全起到了防范作用。
随着兰新双线的贯通, 现代科学技术在铁路企业的广泛应用, 铁路的安全生产大有好转。首先是动力换型, 电力机车、内燃机车代替了蒸汽机车, 使途停、机破临修等事故大幅度减少;其次是办理行车方式, 由手工扳道、电锁器联锁、路签等改变为继电半自动闭塞; 车辆制动由手闸、铁鞋制动变为减速器、减速顶、停车顶调节; 驼峰解编工作由微机控制进路, 使放错道、溜放撞车等惯性事故大大减少; 红外线轴温探测仪的安装运用, 又使燃、切轴事故迅速下降。加之, 安全管理的逐步规范, 特别是1996 年以来, 全路安全基础建设的整顿, 大打设备、人员素质的翻身仗, 安全迅速好转。
武威铁路分局1996 年全年发生行车事故64 件, 1997 年41 件, 1998 年23 件, 1999 年22件, 实现无行车重大、大事故2 300 多天, 是1964 年建局以来最好的安全成绩。1999 年, 调车作业最繁忙的武威南站、嘉峪关站全年无一切事故, 工务、电务、车辆、水电、供电等12 个段也是全年无一切事故。说明先进的管理制度加上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 再加上高素质的人才, 才是安全生产的守护神。
2 努力实现以知识为基础的铁路安全管理
首先, 对知识经济问题要有清晰的认识。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 无不打上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烙印。展望未来, 人类将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新时代, 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铁路毫不例外。对此, 必须引起各级铁路领导的重视, 领导观念的转变并付诸实践, 无疑会给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铁路安全管理体系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 知识经济时代, 高科技是科技的制高点, 掌握高科技的人才是企业的关键, 是科技兴国的关键因素, 没有人才, 就无所谓知识, 没有一大批掌握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先进的科技设备的人才是不行的。要坚决破除认为“铁路职工不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识, 他们从事的大都是经验型的简单劳动”的旧观念。知识经济时代的安全管理, 需要那种比较通晓行车安全规章, 又掌握高新自动化、信息化技术, 懂业务、懂电脑的复合型人才。没有大量优秀人才, 硬件设施再好也是难以发挥功效的。硬件与软件, 二者都不可忽视。因此, 对于高科技的优秀人才, 领导者必须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宽阔胸怀, 为其提供工作、生活上的便利, 更要创造一个可供发展的空间。对一般职工要加强培训, 提高学历知识,使培训做到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 不断提高工人的知识、能力水平。再是, 要注重硬件投入。俗话说: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没有良好的硬件条件, 即使人员素质再好, 也是难以保证安全的。铁路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列车载重量和运行速度, 高速铁路将是21 世纪有轨运输系统的主体。铁路必须在设备更新, 特别是在高新科技设备方面舍得投入。武威南至嘉峪关间的自动闭塞即将全线开通, 2000 年10 月份兰新线全面提速, 机车动力又要更新, 在这一新形势下, 如何提高调度水平? 如何对沿线各类道口进行防护? 如何对运行的机车车辆进行监控? 如何对自动闭塞系统、车站联锁系统、列车进路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监控? 如何对工务施工区段进行有效防护? 如何在非正常情况下, 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这些都需要认真研究。大力研制和开发确保列车安全、高速、正点、畅通的高新科技设备, 投入使用, 并用高素质的人才来管理, 这是铁路安全运输在知识经济时代轨道上前进的必然。我们要加强学习, 努力创新, 运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去攀登安全运输的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