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力推行各种安全制度
近年来,可以说公司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把它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可为什么事故却时有发生呢?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重要原因是安全知识缺乏、应急处置能力不足;而事故的根本原因则是管理不严、制度执行不力。管理就是要千方百计贯彻执行制度,由于我们员工队伍生活习惯、文化程度、行为特点千差万别,部分员工自身存在着违章的倾向性,有着十分严重的侥幸心理和习惯做法,他们感到多少次、多少年都是这样做的,都没出事,因此不按安全规定制度去做,形成习惯性违章,从而导致了事故多发。
我们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建设,工程质量进度均堪称世界一流,然而就是安全生产管理搞不好,与如此一流的施工建设不相适应,于是请来日本安全管理方面的专家。专家在查看了所有的安全规章制度后又去了施工现场。结论是,制度很齐全,很规范,就是执行不到位,现场施工人员连安全帽都戴不好,还谈什么安全管理。这与我们公司的情形何其相似。
人的行为的养成,一靠教育,二靠约束。约束就必须有制度,有标准,制度建设是一个企业的管理核心,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让员工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罚是罚那些屡教不改、有故意违章行为的,罚就要罚到有切肤之痛,才能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否则不疼不痒根本起不到作用。中石化十大禁令就很好,体现了惩治违章的决心。
其次必须强力推行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惩使其不敢、明赏使其不怠。强力推行制度做好事故处理工作,就能查找出事故原因,分析出规律,吸取教训,改进工作,从而减少乃至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凡制度执行松懈、管理不严的车间、部门,事故就会一出再出。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是祸害”。严格执行制度不仅是搞好安全工作的保证,更是对职工真正的爱护。
有时我们的管理人员考虑到职工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很辛苦,挣钱不容易,因此在安全检查或事故处理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没能严肃指出或按制度进行处罚,这是完全不对的,“宁听事前骂声,不听事后哭声”,对待违章行为、安全隐患、不符合安全管理规定的必须不折不扣的彻底处理和整改。问题不可怕,怕的是看不到问题和看不准问题,或是考虑自身利益隐瞒问题,从而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目前,某些车间、单位和个人在隐患处理、事故处理上确有一些错误和不足:
一、行动不快,一拖再拖,不罚不整改,罚了就抱怨,抱怨后再改;
二、认识不对,只讲天灾,淡化人祸,只讲客观,不提主观;
三、工作不细,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糊弄过关,漏洞百出;
四、处理不严,追究不深,失之于宽、轻、松、偏,制度执行不力。
这几点在我们公司表现得都很突出,造成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工作徘徊不前,以致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我们应严格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制,把安全生产作为工资考核、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分解落实指标。从思想上充分认识隐患处理、事故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主动性、责任感。达到“惩处违章者、教育责任人、警示其他人”的目的,做到“事故原因要水落石出,吸取教训要刻骨铭心,事故处理要有切肤之痛,事故整改要举一反三”,并着重强调“查不出真正原因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效的”,坚持查出真正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持续改进工作,从而实现“预防为主”,有效遏制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