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人员疏散与急救

  
评论: 更新日期:2023年09月14日

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必须及时作周围人员及居民紧急疏散工作。如何根据不同化学物质的理化特性和毒性,结合气象条件,迅速确定疏散距离是应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的疏散距离要求:

(1)紧急隔离带是以紧急隔离距离为半径的圆,非事故处理人员不得入内。

(2)下风向疏散距离是指必须采取保护措施的范围,即该范围内的居民处于有害接触的危险之中,根据泄漏危险化学品的毒性,可以采取撤离、密闭住所窗户等有效措施,并保持通讯畅通以听从指挥。

(3)由于夜间气象条件对毒气云的混和作用要比白天小,毒气云不易散开,因而下风向疏散距离相对比白天的远。夜间和白天的区分以太阳升起和降落为准。

(4)白天气温逆转或在有雪覆盖的地区,或者在日落时发生泄漏,如伴有稳定的风,也需要增加疏散距离。因为在这类气象条件下污染物的大气混和与扩散比较缓慢(即毒气云不易被空气稀释),会顺风向下飘得较远。

(5)对液态化学品泄漏,如果物料温度或室外气温超过30℃,距离也应增加。

(二)人员疏散

当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迅速判明污染物性状及危害,掌握气象条件、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基本情况,根据现场情况认真做好群众疏散工作。

(1)依据危险化学品特性及泄漏量,结合现场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气温等),借助污染扩散模型科学确定污染范围、明确疏散区域;

(2)应急指挥部下达人员疏散命令,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3)封锁污染区域,将污染区域内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4)在污染区域和可能污染区域立即进行布点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疏散范围;

(5)在保障被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的同时及时向社会发布污染事故权威公告,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6)根据现场处置情况和应急监测数据,在确保群众安全的情况下,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发布公告,被疏散人员返回。

(三)应急现场的急救常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清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的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及时输氧。呼吸及心跳停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及时就医。

食入:给误服者漱口、饮水、催吐、立即送医院。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