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点击数:   更新日期:2013年02月19日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废止】点击此处下载本文件new格式

[ 注:本内容已废止,请搜索最新内容]
发 文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91号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日期:2013-02-19
实施日期:2013-04-10

  第二十三条 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二十四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提供其掌握的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的十日内如实提供。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要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用人单位提供。

  第二十六条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者因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依法提请用人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出调查结论或者判定前应当中止职业病诊断。

  第二十七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现场调查。

  第二十八条 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用人单位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资料或者提供资料不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自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仍不能作出职业病诊断的,应当提出相关医学意见或者建议。

  第二十九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三名以上单数职业病诊断医师进行集体诊断。

  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独立分析、判断、提出诊断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干预。

  第三十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诊断医师对诊断结论有意见分歧的,应当根据半数以上诊断医师的一致意见形成诊断结论,对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参加诊断的职业病诊断医师不得弃权。

  第三十一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根据诊断需要,聘请其他单位职业病诊断医师参加诊断。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专家提供咨询意见。

  第三十二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后,应当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劳动者、用人单位基本信息;

  (二)诊断结论。确诊为职业病的,应当载明职业病的名称、程度(期别)、处理意见;

  (三)诊断时间。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加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职业病诊断机构审核盖章。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一式三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各一份,诊断机构存档一份。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的格式由卫生部统一规定。

  第三十三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建立职业病诊断档案并永久保存,档案应当包括:

  (一)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二)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包括参加诊断的人员、时间、地点、讨论内容及诊断结论;

  (三)用人单位、劳动者和相关部门、机构提交的有关资料;

  (四)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验等资料;

  (五)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三十四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确诊为职业病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向相关监管部门、用人单位提出专业建议。

  第三十五条 未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诊疗活动中怀疑劳动者健康损害可能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时,应当及时告知劳动者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第四章 鉴 定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鉴定组织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职业病鉴定实行两级鉴定制,省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

  第三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指定办事机构,具体承担职业病鉴定的组织和日常性工作。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的职责是:

  (一)接受当事人申请;

  (二)组织当事人或者接受当事人委托抽取职业病鉴定专家;

  (三)组织职业病鉴定会议,负责会议记录、职业病鉴定相关文书的收发及其他事务性工作;

  (四)建立并管理职业病鉴定档案;

  (五)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有关职业病鉴定的其他工作。

  职业病诊断机构不能作为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

  第三十八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依法承担职业病鉴定工作的办事机构的名称、工作时间、地点和鉴定工作程序。

  第三十九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设立职业病鉴定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其成员。专家库可以按照专业类别进行分组。

  第四十条专家库应当以取得各类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师为主要成员,吸收临床相关学科、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具有相关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熟悉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职业病诊断标准;

  (四)身体健康,能够胜任职业病鉴定工作。

  第四十一条 参加职业病鉴定的专家,应当由申请鉴定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委托的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从专家库中按照专业类别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抽取的专家组成职业病鉴定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

  经当事人同意,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可以根据鉴定需要聘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的相关专业专家作为专家组成员,并有表决权。

  第四十二条 专家组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相关专业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为本次专家人数的半数以上。疑难病例应当增加专家组人数,充分听取意见。专家组设组长一名,由专家组成员推举产生。

  职业病鉴定会议由专家组组长主持。

  第四十三条 参与职业病鉴定的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是职业病鉴定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已参加当事人职业病诊断或者首次鉴定的;

  (三)与职业病鉴定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

  (四)与职业病鉴定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鉴定公正的。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申请职业病鉴定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一)职业病鉴定申请书;

  (二)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申请省级鉴定的还应当提交市级职业病鉴定书;

  (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四十五条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料审核,对资料齐全的发给受理通知书;资料不全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补充。资料补充齐全的,应当受理申请并组织鉴定。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收到当事人鉴定申请之后,根据需要可以向原职业病诊断机构或者首次职业病鉴定的办事机构调阅有关的诊断、鉴定资料。原职业病诊断机构或者首次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受理鉴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组织鉴定、形成鉴定结论,并在鉴定结论形成后十五日内出具职业病鉴定书。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