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实施方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11月21日

 为深入推进我市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 的部署,按照《中共**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 合试点的指导意见》 (*发[2011]5 号)文件要求,结合全市安全 生产工作的实际,针对我市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制定本 实施方案。 一、准确把握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准确把握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 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 “三个转型”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和发挥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和资 源优势,维护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保障人民群众 安居乐业,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全市安全生产 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从服务大局,着眼长远, 注重社会管理创新的系统规则;坚持统筹兼顾、分类实施、整体 推进,形成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重点突破,注重社会管理创新的细胞建设。 (三)工作目标。通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创新,实 现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发展的目标,以贯彻落实“政府领导、安办 协调、分线监管、一岗双责、企业主体、属地管辖”的管理体制 为主题,强力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以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为目标,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己任,大力推进全市安全监管工 1 作创新发展,确保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内容 、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国务院《通知》 和省政府有关规定的贯彻执行力度,落实各级政府的监管责任和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政府领导、安办协调、分线 监管、一岗双责、企业主体、属地管辖”的管理体制。政府领导, 即各级政府是安全监管工作主体,对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 责任,必须全力抓好,抓出成效来;安办协调,即各级安委会办 公室负责本地区安全生产的综合调度、 协调, 并制定各级安委会、 安委会办公室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作用;分线监管,即按照行业 (领域)由主管部门负责对所属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实施安全监 管;一岗双责,即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安委会主任,班子成员 任安委会副主任, 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实行一岗双责; 企业主体,即企业既是经济工作的主体,同时也是安全生产工作 的责任主体,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 全生产工作负全责;属地管辖,即按照行政区域的划分,对本辖 区内的各类企业和单位实施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市、县(区)、 乡(镇)、街道(社区)、四级安全监管网络,形成比较完善的 网络化管理体系,使安全生产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监 管工作做到全方位、全覆盖。 (二)突出重点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事故总 量和较大以上事故相对集中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 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型场所等行业(领域) 为重点,持续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取缔关闭不具备安全 2 生产条件的企业,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严格 执行“三同时”制度。 (三)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要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安 全监管和企业日常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完善事故隐患动态监控 及预警预报体系,建立跟踪督促整改制度。对重大隐患层层挂牌 督办,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要 进一步强化源头管理,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 安全生产行政审批实行“零隐患”审批。 (四)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安全生产 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监 管工作的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工作是 全社会、全民的大事,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群众,全民参与,党政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一是在监管机 制上创新。建立和完善重大隐患挂牌督办,重大危险源监控、隐 患排查治理、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安全生产督导约谈、企业黑名 单等项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二 是在落实责任制上创新,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具体,严格考核, 奖惩分明,责任追究到位;三是在监管方式上创新,做到寓监管 于服务之中,安监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树 立监管就是服务的理念,转变作风,由重监督检查和事后查处, 转变为指导在先和主动服务;四是在安全文化建设和教育培训方 式上创新。除正常的安全培训外,要深入到重点企业讲课,请专 家授课,提高培训工作质量。要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高危行业 3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特种作业人员实行全员培训,做到 100% 持证上岗。 (五)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导和督促企业 从解决制约安全生产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入手,从重点要害岗位 达标入手,从最基层和班组做起,认真修订操作规程,完善工作 制度,严格现场管理,确保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系统都达 到安全生产标准要求,全面推动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六)完善预案,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要进一步建立 和完善各类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全市重点企业、高危行业应急 预案制定率达 100%, 对现有预案进行评审, 使之不断完善和提高。 要加强各类应急救援演练,火灾、煤矿、危化品生产和储存企业、 学校、医院、人员聚集场所要作为重点,通过演练,提高应急救 援快速反应能力,增强各类人员的自救逃生能力。 三、主要措施 主要措施 (一)理顺监管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明确政府、 各部门和企业等安全生产的工作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安全 生产责任落实。 (二)完善考核体系,强化奖惩。继续修订《辽源市安全生 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考核实施细则,使安全生产考核体系 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行安全生产工作重奖重罚。 (三)健全制度,强基固本。建立健全和完善细化各项安全 生产监管制度,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有章可循,夯实全市安全生 产监管工作基础。 (四)强化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 4 力度,紧紧抓住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 交通和人员密集型场所等高危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以点 带面强化执法力度。 (五) 加大安全投入, 提升本质安全能力。 督促监督各县 (区) 、 部门和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和提高监管系统和企业的安 全生产工作环境,从本质上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四、方法步骤 方法步骤 整个活动从 2011 年 3 月开始,至 2012 年 12 月结束,分四 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宣传发动。(2011 年 3 月-2011 年 4 月)深入发动,广泛动员部署社会管理创新活动。组织广大干部 职工认真学习《中共**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 试点的指导意见》 (*发[2011]5 号)文件,结合年度工作任务, 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细化任务。(2011 年 4 月-2011 年 5 月)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 产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工作任务。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全面推进。(2011 年 6 月-2012 年 10 月)按照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各项工作任务、目标,采取 着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巩固提高。 (2012 年 11 月-2012 年 12 月) 市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 重点总结开展活动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意见建议,形成书 面材料,报市安委会。 5 五、工作要求 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高度重视, 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创新活动由市安委会组统一领导,市安委 会办公室组织协调。成立由副市长**任组长,市安委会相关成员 单位参加的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 织、指导、协调“社会管理创新”的开展,把深入推进“社会管 理创新”作为中心工作来研究、来谋划、来推进、来落实,推动 “社会管理创新”扎实、有效、有序地开展。 加强指导, (二) 加强指导,同步推进 要建立领导挂点联系制度, 转变工作作风, 深入基层摸实情、 查实况、问实效,加强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督促、检查和 指导, 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推动工作落实。 要建立工作协调、情况通报和专项督查等机制,采取通报情况、 定期汇报、跟踪督办等形式,加强分析调度,总结推广典型,协 调解决问题。 (三)创新形式,突出特色 创新形式, 把创新贯穿于活动的始终,既要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 提出的要求和方法、步骤,做到“规定动作”高标准启动、严要 求推进、高质量落实,确保不走过场;又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精心设计“自选动作”,拓宽活动思路, 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确保活动有新意、创特色、见成效、出经验。 加大宣传力度, (四) 加大宣传力度,把握舆论导向 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网站、专栏简报等媒体 6 和手段,集中宣传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 和主要任务,集中报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创新举措、初步 成效和先进典型,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营造浓厚的舆论 氛围。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