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暴雨肆虐时——防自然灾害
作者:姚佩玲
来源:安全教育每周一课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09月06日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暴雨的知识。
2、学会防暴雨自然灾害的应急方法。
3、提高安全意识,学会应付突急事故,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教学重点:
学会防暴雨自然灾害的应急方法。
三、教学难点:
提高安全意识,学会应付突急事故,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四、教学准备:
1、搜集近年来广东省暴雨灾害的文字资料。
2、利用多媒体制作有关暴雨给社会、人民带来严重后果的图片。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学生联系生活经历(七月份受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影响,广东省惠州市地区普降暴雨,多个县区地方相继暴发山洪,多数房屋被水淹没,大批群众受困,给人民带来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和通过媒体了解的情况,谈谈对暴雨造成
祸害的认识。
(二)通过搜集的文字资料,给学生讲解有关的暴雨的知识。
[问]: 怎样测定降雨量的大小呢?
[明确]:大暴雨:是指降雨量非常大的雨。气象工作人员在地面观测场露天放置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金属圆筒——雨量器,它一天24小时所接收到的雨量就是日降水量,可以用量杯量出。中央气象局规定:凡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的称为小雨,10—25毫米为中雨,25—50毫米为大雨,50毫米以上称为暴雨。暴雨天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并不可怕。只要做好了各种防范工作,就不会发生危险。
(三)防暴雨自然灾害的应急方法
1、[问]:当暴雨成灾时,我们应如何自救?
[明确]:暴雨洪水发生前:(1)在城区外居住的居民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和受河道出槽洪水顶冲的地方建房,不要人为侵占洞道自然行洪断面。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山体变化。对应急情况下的撤离方向和地点做到心中有数,把贵重物品集中放置妥当。如果降雨较大,要查看房屋四周有无积水,排水是否畅通,防止山洪冲击房屋或浸泡地基,还要根据情况安排人守夜。(2)城镇居民、商场、学校等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制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商场、学校、广场等人群密集区要及时作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暴雨洪水发生后:(1)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引起政府重视,争取控制灾害 。
2、[问]:上学或放学路上发生道路受阻怎么办?
[明确]:(1)洪水冲刷,道路坍塌,或者道路被拦腰切断并有急流通过,此时,只能在安全的地方“暂时避难”,绝对不能强行通过;(2)当山区道路由于山体滑坡堆积阻塞时,应绕道上山,由滑坡面的上部通过是比较安全的;(3)当洪水冲断桥涵,河流水急、桥面还在坍塌时,千万不能冒险强行通过,否则会有生命危险;(4)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横垂路面时,一是要远离,防止触电;二是要报告有关部门,及时抢修。此刻,绝不能侥幸通过。
3、[问]:灾害期间有哪些常见病?
[明确]:灾区卫生条件差,特别是饮用水的卫生难以得到保障,首先要
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另外,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 寄生虫病:血吸虫病; 虫媒传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灾害期间还常见皮肤病:浸渍性皮炎(民间又称“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灾害中还易发生意外伤害: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
4、[问]:洪水过后,怎样预防疾病流行?
[明确]:(1)清除积水、秽物,通风晾晒,喷洒消毒药剂,预防传染病及蚊蝇滋生;(2)服用预防药物,避免发生传染疾病。如果发生传染病例,必须进行隔离治疗;(3)家用生活器具要清洗、消毒,湿、霉的物件要通风、晾晒。
5、[问]:山区发生泥石流,怎样确保安全?
[明确]:当山区发生暴雨洪水时,有时会同时产生泥石流。如果暴发了泥石流,山谷中所有石、砂、土、果树及建筑物、居民点等,会全部被推出山谷以外,在沟口堆积起来,整个山谷成了“光板青石”,破坏力极大。(1)泥石流与暴雨洪水结伴儿而生。当暴雨到来之前,居住的山沟有可能暴发泥石流,应搬迁到安全地点暂时避难。 (2)暴发泥石流是由沟顶开始的,发出的响声好像“轰……轰……”的打炮声。白天或者黑夜,在屋里避雨时,只要听到这种声音,要迅速跑到室外向山顶转移。(3)暴发泥石流时间很短,只能扶老携幼轻装转移,来不及寻找和携带食品、饮料。(4)转移路线应事前选定,清除沿途的障碍物,避免急速上山时,浮石、滑坡伤人。同时要防雷击、电线伤人。
(四)学生在对暴雨这一自然灾害的进一步认识上,谈谈感悟(如从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应付突急事故的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方面)。
(五)小结:
同学们,“生命诚可贵”,请提高安全和防患意识;还有,在自然灾害面前,
我们应保持冷静,以科学的方法、果断地应变,相信,只要我们作好一切准备,众志成城,一定能战胜灾害。
(六)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以书面形式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认识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