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防骗教育

作者:欧阳和平  来源:安全教育每周一课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08月28日
 
 
教学时间:2008年5月26日
教学班级:06汽修2班
教学课时:45分钟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定义。
        2、让学生了解一些通常的诈骗方式和手段。
       3、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好自己,学会一些受骗的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掌握通常的诈骗方式和手段,学会一些受骗的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讨论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导引
1、 案例一: 2004年10月9日下午,我校文学院04级一新生与另两名同学去市区百分百超买东西,后来与其他两人走散,走到一货架前,看见有一个钱包在地上,就去捡,这时有三个陌生人叫住他,说是同时看见的钱包,要求四人平分,就将这个同学带到一僻静处,要求把四人身上的钱和手机以及银行卡全拿出来放到一个大包里并要求大家把自己的银行卡密码说出来,后让这位同学看着大包(在此期间装钱和手机以及银行卡的大包已被另三人用相同的包调换),另三人分别找借口前后离开,李等了一个多小时不见人遂打开包,自己的800元钱与手机以及银行卡均不见,后经查卡里的19000元钱被人取走。
2、案例二: 2003年国庆节期间,10月5日下午3点,张某从老家返回学校。当她刚迈出汽车站,就有一名大约二十几岁的女生说有事求他。她先问张有没有IC卡,张说只有磁卡。然后她自我介绍,称自己是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大三学生,来该市考察,因跟老师分散误了飞机,身无分文,要借卡给老师打电话求援。张答应了她,与她一起来到公用电话亭,这时走来一个约二十四、五岁的男生,他介绍自己是她的班长,一起来到该市考察。张把磁卡交给了她,她在公用电话亭里打通了电话,说了些什么,同时对方要求张接电话,张接电话时,对方说他是她们的老师,是走散误了飞机,请张给她必要的帮助,一定非常感谢。电话接完后,他们谎称身边还有重要资料在,如果不把资料在明天之前带到北京就要误了他们的前程,但现在身上无钱买票返京。就这样张某出于同情,糊里糊涂地从银行里取出了从家里带来的4000余元生活费给了他们,他们拿到了钱后还像模像样地要了张的联系电话,同时还给了只有他们"到北京后才开通"的手机号码。过了几天张通过此电话号码与她们联系,结果无此电话号码,才知上当受骗,痛心不已。骗子往往靠博取同情来骗取钱财,他们的骗术五花八门。
3、案例三:2005年10月15日中午,两名湖南籍年轻女子提着包混入我校新生宿舍,进寝室后便立即关上门,并拿出公司物品清单,进价表,工作证等假证件,装的很神秘对学生进行推销,物品有相册,笔记本,乒乓球拍,笔芯,洗发水等。每样东西只卖0.5元,学生刚入学不久,以为很划算,有几位已开始动心。两骗子便乘机说你们不全买下,其他寝室的人也要。我怕他们人多乱说话被保卫处发现,所以没卖给他们,你们几个全买下,然后高价卖给同学,保准可以赚很多钱。于是这几个女生共花4800元买下了两骗子的两大包东西,等两骗子走后。他们三人开始打开包内的东西进行清理,才发现除了几本笔记本,相册外,所有的笔芯都是假冒伪劣商品,根本写不出来。
    4、案例四:2006年11月23日下午2时,信息技术学院03级新生陈某在拱北万佳百货门前广场被三名自称北大学生的青年骗取了6000元。约下午2时,陈某在万佳门口遇到三名学生模样的人,他们三人自称是北大本部学生,来珠海做研究调查,在这里与老师走散了。遂向陈借几块零钱向他们老师打电话和发传真。与老师取得联系之后,他们便与陈在万佳门口聊天,在聊天过程中逐步取得陈的信任.过了一会,三名诈骗分子从别处拿来酸奶请陈喝(不能确定从何处取得),陈喝完酸奶后就觉得精神恍惚,失去警惕性,放在挂包中的提款卡就在这时候被偷走了。陈在刚才的交谈中把自己的生日告诉了三人,出生年月恰好是提款卡密码.当陈发现自己的卡不见时,卡内的现金已被三人盗走。据陈事后反映,三人持安徽口音,留下的姓名是陈冬,李想与叶林,另外,还留下了他们老师的电话号码,至24日早上9时陈打该号码一直没有人接听,约9点半打通了电话,那人说刚才在上课,并约好下午3点与陈见面。

二、 讨论
同学们分组(四个小组)讨论上面的四个案例,他们为什么会被骗,骗者为什么能够得逞。
三、讲授
(一)诈骗的定义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它一般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当事人往往容易上当。提防和惩治诈骗分子,需要我们学生自身的谨慎防范和努力,认清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以防止上当受骗。
(二) 犯罪分子骗学生的招术
1、伪装身份,直接骗钱。诈骗分子李某,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持某电视台台长名片,提高级摄像机一部,来到一所高校学生宿舍,声称要招收若干名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每人先交五十元报名费,经考试合格录用。当即不少学生与李某结交;并有二十多名学生报名交款。李某为这二十多名学生录了相,说是带回去审核时作参考。结果,李某骗得1000余元后,逃之夭夭。
    2、推销紧俏商品,以假钞骗真钞。2006年5月,不法分子张某和廖某探听到某高校刚发过奖学金,有意到女生宿舍行骗。她们带着紧俏的真皮背心去推销,优惠价说成108元,称交朋友,只收整数100无。行骗者事先就在衣兜里装好一张100元票面的假钞,买皮背心的女生付100元票面的真钞,行骗者接过去往衣兜里一插,马上又拿出来还给对方说:"最好付零钱."纯朴的学生万万想不到瞬间返还她的钱已经不是她刚才付的那张真钞了,又拿了两张50元的真钞付给对方。等得知上当时,追行骗者已经来不及了。
    3、假装销"黄",乘机敲诈。2007年10月一周末晚上,某高校学生刘某和王某无聊闲逛到夜市场。有一人拿着录像"光盘"鬼鬼祟祟地推销说:"享受刺激,难得机会,有意者价格优惠.这两个学生神魂颠倒,经不住诱惑。刚与其谈好售价,就冲出一伙人说:“我们是便衣,你们敢干这违法的事,是当场罚款,还是到所里接受审查。”行骗者诈光学生身上的钱还不满足,又坐出租车到学校里拿钱,碰上校卫队巡逻盘问,才当场抓获。
    4、故意撞人,勒索钱财。 2007年 8月的一个晚上,某高校的三位学生在灯光耀眼的大街上散步,莫明其妙地有一名过路人撞了过来。那人拣起落在地上的眼镜说:“你眼睛瞎了,我这副眼镜是进口玻璃,进口镜架,共配180元。”不知"行情"的同学以为三张正理嘴,不愁搬输赢。想不到又走来一伙人,摆出一副公道的样子说:“你们撞人不认账,还想打人,若不赔偿。我们要帮他摆平。”三位同学见势不妙,只得掏光身上的钱,还挨了一顿打。在回校的路上才明白,今晚遇到的是合伙作案的骗子和流氓。
    5、骗取信任,掩盖作案真相。某校附近个体小吃店主张某,主动与校内几个经常来店进餐的学生拉关系。表现得十分慷慨,不久即与学生交上朋友。学生也常将张某带进学生宿舍玩乐。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学生宿舍的钱物经常不翼而飞,造成有的学生连生活费,路费也无着落,张某有时还主动资助一点。同学们之间互相猜疑,唯独对张某不曾怀疑。后经校保卫部门周密调查取证,终于查获了张某利用往来自由之便多次作案盗窃学生大量现金,物品的事实。
   6、利用关系,寻机盗窃。诈骗分子王某在火车上遇一高校回家度假的学生杨某,故作热情大方,攀谈中,该生轻易道出了自己的全部身世及在校情况,并说出自己同班好友龙某假期留校的情况。王某听后暗自高兴,随即下车,返身乘车来到这所高校找到龙某,声称自己是杨某最要好的"中学好友",此次特意利用假期来找杨某,一同出去搞点"社会调查",为撰写一篇论文搜集资料。龙某深信不疑,告诉对方杨某"刚刚离校",并热情地提供了食宿方便。第二天,空虚的学生宿舍内8个寝室一片狼藉.王某在盗得300余元现金及微型收录机,计算器各一部后不辞而别(以后在途中被校保卫部门查获)。
    7、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以帮助办理出国手续,介绍工作,买紧俏商品等手法作为诱饵,达到行骗的目的。

(三)受骗的预防措施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社会环境千变万化,青年大学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择业和出国;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人的感情是主体与客体的交流,既是主观体验也是对外界的反映,本身应该包含合理的理智成分。如果只凭感情用事,一味"跟着感觉走",往往容易上当受骗。交友最基本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志同道合,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础之上,是真诚的感情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要学会了解,理解和谅解;二是严格做到"四戒"。即:戒交低级下流之辈,戒交挥金如土之流,戒交吃喝嫖赌之徒,戒交游手好闲之人。与人交往要区别对待,保持应有的理智。对于熟人或朋友介绍的人,要学会"听其言,查其色,辨其行"而不能"一是朋友,都是朋友"。对于"初相识的朋友",不要轻易"掏心窝子",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对于那些"来如风雨,去如微尘"的上门客,态度要热情,处置要小心,尽量不为他们提供单独行动的时间和空间,以避免给犯罪分子创造作案条件。
    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在大学里,无论哪个学院,哪个专业,班集体总是校园中一个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在这个集体中,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应该加强沟通,互相帮助.有些同学习惯于把个人之间的交往看做是个人隐私,但必须了解,既然是交往就不存在绝对保密。有些交往关系,在自己认为适合的范围内适当透露或公开,更适合安全需要,特别是在自己觉得可能会吃亏上当时,与同学有所沟通或许就会得到一些帮助并避免受害。
    4、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为了加强校园管理,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制度,总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给同学们带来一些不便。但是制度却是必不可缺的,况且,绝大多数校园管理制度都是为控制闲杂人员和犯罪分子混入校园作案,以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和校园秩序而制定的。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

四、小结与拓展: 希望同学们正确地认知防盗防骗防抢常识及基本应对方案,妥善地处理身边的突发事件,安全地交友和出行,愉快地学习和生活。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希望同学们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就树立起较强的安全意识,自觉地学习安全常识,主动地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平安顺利地完成学业。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