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学生健康杀手
作者:陈华军
来源:安全教育每周一课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08月26日
时间:2008年4月10星期四下午第一节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地大物博,加上中国人又吃得讲究。有大江南北的八大菜系,又有地方特色小吃,有色香味俱全的满汗全席,又有香甜可口的小食点心,数不清、道不尽,样样让你大饱眼福口福。可是一些非法的食品制造商的唯利是图,制造一些不合格的食品:无商标、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地址的“三无”食品。看看我们学校四周几乎是被流动小贩和小商店包围,而他们卖的零食又有多少是合格的呢?在学校里,由于学校饭堂伙食不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口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在学校吃饭,而是买零食来当饭吃。就拿我班上来讲,每天可回收垃圾筐和不可回收垃圾筐都是满满的两筐,装的全部是零食包装袋,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题。这些食品多数是用有毒、有害、变质或劣质原料制作的食品。“三无”食品是最不安全食品。因此,我们要好好了解食品安全问题。
首先, “三无”食品的危害
1、举例说明:
据新闻报道,17岁的福建省福州市某技校学生林某,在学校门口小店购买了一瓶无商标、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地址的“三无”菠萝罐头,食用后很快出现腹痛、呕吐、频繁腹泻等中毒症状,被家人急送医院救治后,病情未见好转并出现神志不清、血压下降、发高烧等症状,后被连夜转送至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消化科,经该科医生一昼夜的全力救治,病人病情好转,但仍未完全脱离险情。
2、具体说明“三无”食品的危害
一是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三无”食品,多数是用有毒、有害、变质或劣质原料制作的食品。“三无”食品是最不安全食品。
二是卡片、玩具与食品混合包装,造成了食品的二次污染。
三是不合格的膨化食品、腌制和油炸食品卫生指标中的菌落数、大肠菌群、过氧化值指标超标,还能产生亚硝胺、铅等致癌物质,食用会导致胃肠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四是果冻、糖精、饮料、巧克力、方便面、罐头和泡泡糖等儿童不宜多吃,在这类小食品中大多加入了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添加剂,食用过量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五是不合格果脯、蜜饯中甜蜜素超标,不合格烤鱼片、牛肉干等食品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
其次、 食品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无商标,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他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染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不能食用。
3,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败处购买盒饭或事物,减少事物中毒的隐患。
4,少吃油炸,油间食品。
同学们,零食是好吃,但不能因为吃得高兴就忘记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为了你们的身心健康,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