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高危化工企业的危险比较分析
分别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控制图方法对高危化工企业的危险进行整体趋同性分析和个体偏移性分析[14]。
3.1 高危企业危险整体趋同性分析
标准差变异系数表达各变量相对离中的趋势,某项评价指标变异系数较大,说明样本在该指标上体现出的差别较大;否则,说明差别较小,样本的整体趋同性较大[15]。
69家企业评价指标的趋同性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69家企业评价指标统计表
由表3可作如下分析:
1)从平均值看,工厂固有危险等级3.9,说明69家高危企业整体危险程度不高,安全形势整体上是好的。工艺系数1.863333>设备系数1.387879>环境系数1.215152>厂房系数1.043636>1,说明在这些使固有危险指数提高的因素中,工艺系数均值最高,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工艺成熟度和规范性的审查和把关,同时应依次加强对设备、环境、厂房因素的监管。安全设施系数0.8336<1,说明安全保护措施起到了一定控制危险因素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应进一步强化。
2)从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看,固有危险指数差异最大,说明同属高危企业,危险程度有较大区别,应分别对待。物量指数说明企业生产中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用量差别较大,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应考虑企业之间在加工能力和品种上的差异,不能一刀切;另一方面也要求监管人员必须熟悉各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处置知识,实施科学监管。在其他5个修正系数中,环境系数最大,说明企业周边情况比较复杂,差异很大,对于位于人员密集区或化工企业密集区的企业应严格监管;安全设施修正系数的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化工企业的安全设施的配备差别比较大,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检查力度,组织对高危企业安全设施配备情况的专门的调查,对安全设施配备不到位的企业提出整改要求;工艺系数和设备系数的标准差变异系数相近,说明其危险因素较均衡,针对普遍存在安全检测不到位的问题,监管部门应督促企业对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检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
3.2 高危企业危险个体偏移性分析
控制图是由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1924年首先提出的。控制图主要用于分析判断所考查样本的稳定性,及时发现其中的异常现象。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可以利用休哈特控制图判别[16]。
对数据用柯尔莫哥洛夫拟合检验法进行正态检验的结果表明,除了环境系数、厂房系数其他指数均大于0.05,即固有危险指数、物量指数、工艺系数、设备系数、设施系数均服从正态分布。
最常用的休哈特控制图是均值——极差(X-R)控制图。该图以横坐标为样本序号,纵坐标为样本特性参数,中心线CL表示样本均值,上、下控制线(UCL,LCL)所涵盖的区域表示控制范围。若取σ为均方差,μ为样本均值,则:
1)当上下控制线取为μ±σ时,样本量的68.27%在控制区域内。
2)当上下控制线取为μ±2σ时,样本量的95.45%在控制区域内。
3)当上下控制线取为μ±3σ时,样本量的99.73%在控制区域内。
对于笔者的研究对象,出于安全考虑,样本参数都应采取单侧控制策略,即对于固有危险指数、物量指数、工艺系数、设备系数仅需设置上控制线,而对于安全设施系数则仅需设置下控制线。这时,只要取μ±σ,就可以对
68.27%+(100%-68.27%)/2=84.14%的样本进行控制。而指标值超出控制状态的样本表
现出超常的个体偏移性,应予以重视。
依此,对企业各评价指标建立极差控制图如图2~图6所示(由于厂房系数、环境系数不服从正态分布,未做控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