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集合是( )。
A. ,
B. , ,
C.
D. ,
27.我国某年全年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5986人,年产煤炭约22亿吨。试问我国当年的百万吨煤死亡率是多少?
A.2.72人/百万吨 B.2.72% C.27.2人/百万吨 D.3.1人/百万
28.《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的发布机构是( )。
A.国际劳工组织大会 B.联合国
C.国际标准化组织 D.世界卫生组织
29.以下物质在国标“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规定为重大危险源是:( )。
A. 核电站的核反应堆
B. 高瓦斯煤矿
C.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D. 贮存1000吨汽油的油罐
30.1995年10月1日,劳动部发布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中,规定的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 )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A.10、500 B.50、1000 C.10、1000 D.50、500
31.火灾分类标准(GB4968—85)把火灾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
A.Ⅰ类火灾、Ⅱ类火灾、Ⅲ类火灾和Ⅳ类火灾
B.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和D类火灾
C.轻微火灾、火灾、严重火灾和重大火灾
D.小型火灾、中型火灾、大型火灾和重大火灾
32.生产经营单位对( )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A.事故频发场所 B.重大事故隐患
C.重大危险源 D.危险化学品仓库
33.下面哪一种应急预案演练的主要特点是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 )。
A.桌面演练 B.功能演练
C.全面演练 D.其他演练
34.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2004年1月9日)》的规定,我国的重大危险源监控分为几级( )。
A.1 B.2
C.3 D.4
3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解释应该为( )。
A.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B.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C.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经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D.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6.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 ),实施重大危险源的( )监控与管理。
A.信息系统 全面 B.信息网络 全面
C.信息系统 宏观 D.信息网络 宏观
37.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 )。
A.应急队伍的建设 B.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C.事故损失评估 D.应急预案的演练
38.应急预案的编制中的危险分析不包括( )。
A.危险辨识 B.灾害后果评价 C.脆弱性分析 D.风险分析
39.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评价和( )应急能力。
A.保护 B.论证 C.协调 D.保持
40.“警戒与治安”是核心要素( )的二级要素。
A.应急策划 B.应急准备
C.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