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4月15日

三、建立一套简洁高效的体系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体系。文件化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对体系策划的结果形成适用的具有权威性的文件,是对企业存在的各类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的保证。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构架,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建立一套简洁高效的体系文件,则会对以后体系的运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果体系的程序文件与企业的实际脱离,就会出现与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机制不兼容,造成管理上的脱节,认识上的误区,执行上的混乱,使基层疲于应付各种重复性的工作,增大基层工作的分量和压力,容易使员工对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产生质疑,使体系的运行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两难的地位。

    因此,编制体系文件时,要通过严格的培训考核,提高体系文件编制人员和内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使编制人员明确企业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意义和作用,真正掌握和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原理、原则以及内涵和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现有的安全管理办法进行有机结合,这样便于及时发现和总结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要防止编制人员和内审人员由于对标准的理解有偏差,造成认识不统一,而对体系运行产生误导作用,给体系有效运行带来不利因素。编制体系文件时,不能好高骛远,贪大求全,要面对实际,先易后难,逐步完善。

四、要掌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按不同的功能分为十七个要素,每一个要素都有其独立的管理作用。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掌握和理解,不仅要知道体系要素各自的功能,还应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当危险源一旦得以辨识,并被评价为重大风险,则成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管理核心;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则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明确组织机构和职责,则是有效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前提;检查和评审,则构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监控系统,是对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

    对危险源的管理要从十七个要素出发考虑,方针中的承诺和要求是体系策划与运行的出发点;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结果,将直接应用于目标的制定上,进而制定出管理方案;而运行控制与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目的,是控制同风险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构成确保目标实现的主要支持机制;绩效测量和监视,则对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有关的运行准则的符合性进行验证,并针对出现的各类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这样,在重大风险的管理上,就构成了一个PDCA循环,这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线,也是编制体系文件时必须考虑并满足的。其他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素也同样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发挥作用,不能忽视。如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企业评价重大风险的主要依据之一,是企业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中必须予以承诺遵守的内容,也是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五、要重视企业内部的审核工作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动态性很强的体系,要求企业在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始终保持持续改进的意识,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与管理评审则是这种意识的主要体现,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通过审核与管理评审,可以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要素是否有效实施,是否与实现规定的目标相适应,并提供减少、消除和预防各类不符合所需的客观证据,使体系不断改善,已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内部审核同时也是集中发现问题,并集中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内部审核这个自我检查过程,企业可以对自身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状况作出审核和评价,找出管理上的弱点,修正体系在运行中的偏差,加强体系的适应性,并验证体系自我约束机制的有效性,获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经验,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够与企业其他管理活动进行有效融合,从而确保企业在体系运行中实现持续改进。使企业不断提高策划、检查、验证、评审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所以重视内审,对提高企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企业的实用性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