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标准化的内涵及基本概念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一、什么是安全标准化?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标准化——是动态的、是一个过程
       1、危险化学品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的意义
安全标准化是企业安全工作常规化、规范化的重要措施,是预防事故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安全标准化是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强化源头管理的有力措施。安全标准化为企业专项整治、安全评估,实现企业分级管理、分类指导提供了更高层面的平台,这是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能有效提高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能力,同时有助于推动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
       1)安全标准化是预防事故、杜绝“三违”,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
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成果表明,事故的发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一起伤亡事故的后面都伴随着几千次的违章行为。安全标准化是以承诺、安全生产方针、目标为核心,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强调风险管理意识,将传统的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
       2)安全标准化是实施《安全生产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
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必须从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抓起,落实安全责任主体,建立自我约束、持续发展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做好安全生产“双基”工作。
       3)安全标准化是国家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强化源头管理的有力措施
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对高危行业实施许可制度,从制度保障、相关措施、作业条件几个方面对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提出了13项基本要求,这13项基本要求要求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从制度、规章、标准、操作、检查等各方面制定具体的规范和标准,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满足高危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
       4)安全标准化是安全专项整治、安全评估和实现企业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进一步要求
从企业的安全基础工作入手,制定各种工种、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每个从业人员按照岗位标准进行操作,促使企业安全管理上水平、上台阶,从根本上解决本质安全的问题。
       5)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是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种有效途径
安全标准化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创新、一个发展,突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关系企业生存发展和从业人员的根本利益,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和满足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愿望。
       6)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以人为本”观念不断深化,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安全状况。安全标准化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安全工作做不好,失去了市场准入条件,企业就没有立足之地,要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
       2、危险化学品企业如何实现安全标准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化学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化学制品已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越来越明显,但大多数化学品都属于危险化学品。由于危险化学品的固有危险性使我们在利用其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安全因素,危险化学品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日益突出。
虽然,我国危险化学品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或监督不力,一部分企业利用监督不力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漏洞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获取短期、局部的经济利益,从而导致事故频繁发生。因此,随着危险化学品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建立与国际接轨而又符合我国危险化学品领域自身特点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就显得日益迫切。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就是安全监管总局为了使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一种尝试。针对这一全新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企业在实施“安全标准化”时,要将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标准化有机地整合。
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实现安全标准化,实现安全管理的根本转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正确理解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掌握通用规范要素和相关要求
安全监管总局在2005年发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施行和修改完善,于2008年发布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从行业标准的高度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应具备的条件。《通用规范》共设置10个一级要素,53个二级要素,与《规范》(试行)相比,A级要素增设了“工艺安全”内容,B级要素增设了“安全设施”和“特种设备”两项内容,并强化了“作业许可”、“隐患治理”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通用规范》将第4章、第5章规定为强制性条款。明确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总体原则、过程和要求,同时用于指导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系列标准的编写与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否决性项目。
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实施安全标准化时,必须要考虑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状况,在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之符合安全标准化体系中的10个一级要素和53个二级要素,尽量避免将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标准化独立开来。
       2)已通过体系认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构建
目前,在我国危险化学品企业运行的管理体系主要有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和环境、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HSE)。其中GB/T19001 、 GB/T24001和GB/T28001几乎涉及所有的行业,而HSE主要是针对石油化工企业。但不管是哪一种管理体系,最终都是对系统中存在的某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只是关注的焦点和重点对象不同。
       3)没有进行体系认证的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标准化构建
没有实施任何体系认证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实施安全标准化时,应在现有的安全管理基础上,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中的10个一级要素和53个二级要素的要求去做,不能置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于不顾而去建立一套安全标准化体系,这样的体系即使建立起来了,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不具备可操作性。一般情况下没有通过体系认证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虽然企业没有通过任何标准化体系认证,但其内部的管理模式已经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甚至按照PDCA运行。这样的企业安全管理较好,在进行安全标准化时将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其相关文件记录与《通用规范》中的要素进行对照,对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完善并使之适用;
第二种情况是传统管理型企业,这些企业在传统管理过程中形成了较多安全规章制度,有的是上级下发的文件,有的是企业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这样的企业应对现有的文件进行清理,将现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文件按照《通用规范》中要素的要求尽量转化为安全标准化的文件,对这些文件缺少的内容进行补充,对缺少的文件进行补充;
第三种情况是一些规模较小的私有企业,其内部的安全管理网络还不健全,企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也较少,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可操作性也较差,这些企业就应按照《通用规范》的要求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安全标准化的运行过程中遵循PDCA的原则持续改进,最终实现标准化的安全管理。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