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频现跳楼的富士康模式问题在哪?

作者: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5月22日

富士康险些发生第十跳。寻求心理帮助的这两名富士康夫妻职工,事后坦言是因为二人的感情冲突。尽管发生了九连跳,但富士康的招工显然并未受到影响,与其他企业相比,其完善的福利待遇仍旧受到众多求职者的追捧。(长江网5月18日)而与此同时,富士康的新闻发言人刘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员工坠楼和企业管理没有直接关系,我们认为坠楼者主要问题出在自身。今年富士康每天有近8000人在招募点排队,那么多年轻人希望到富士康工作,如果富士康是‘血汗工厂’,会有那么多人来应聘吗?”(《京华时报》5月19日)

发言人刘坤之问恰恰是富士康这个问题的纠结所在。既然富士康工资支付及时、职工社会福利较为完善,为何又接连发生如此密集的自杀事件?

富士康的坠楼悲剧能否和“血汗工厂”的“盛名”直接挂钩,能否作为一代农民工的“苦闷”象征?与其争论不休,不如换一个思路:不拖欠工资、基本完善的社保以及劳工保护措施,是否就是工人的全部权利?

以人权理论观照富士康的企业管理,俯身于生产线上的产业工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基本覆盖的社保和劳保,那是属于生存权的范畴。社会更应关注的,是一代产业工人的发展权问题。这或许是完善社保之下富士康坠楼悲剧频发的原因。

记者采访了富士康的一名普通职工,对方告知:“富士康讲的是‘速度’和‘效率’,在生产线上,员工不能随意说话、不能接听手机、无人顶替不能离岗,而且不少基层管理人员态度恶劣,对普通工人很不客气。一个人如果心理受到创伤、工作上又有压力,就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再被主管骂,很容易想不开。”一个管理严苛、作业时间长、技术含量低、机械性重复高强度的工作流水线上的工人,即便有完善的保护和社保,也很容易被异化为机器的一部分。当人成为机器,而又心怀作为人的发展的苦闷时,内心的冲突又会发展到怎样的极端?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