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工人安全生产常识宣传手册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4月18日

2、起火条件 起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存在能燃烧的物质。不论固体、液体、气体、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一般都称为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油漆等。 苯板的储存。苯板为一类消防危险品,因此在储存时要应专库储存,分类单独堆放,保持通风,堆放要与作业区、生活区保持防火间距,周边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灭火器、消防水源、黄砂等),严禁吸烟或动用明火,并在材料上挂设消防警示标志,设立责任人。
(2)要有助燃物。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叫助燃物。如:空气、氧气等。
(3)又能使可燃物燃烧的着火源。如:明火焰、火星和电火花等。
3、施工中出现火灾
施工楼层出现火灾,发现的人员应立即与地面取得联系,报告出事地点和火灾的燃烧状态,同时应就近组织人员利用楼层内的灭火器进行合理地扑救。地面接到火灾通报后,立即安排人员给与支援,防火小组的成员应在组长的统一调度下各就其位,根据楼层上一面报告一面组织人员和器材进行灭火,并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报警,请消防部门协助灭火,能够自行控制的火灾便不必要报警。
如果报警,在消防队到场后,工长应及时准确地向消防人员提供火灾区内的情况,火灾区内如有人,要尽快组织力量,设法先将人救出,然后再全面组织灭火。灭火以后,要保护火灾现场,并设专人巡视,以防死灰复燃。保护火灾现场又是查找火灾原因的重要措施。
当施工现场内出现火灾后,应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消防小组的成员,同时组织人员利用附近的消防的器材或施工现场内的消防水管进行合理扑救。同样,消防小组的成员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组织力量和物资灭火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报警。能够自行控制的火灾便不必要报警。
4、灭火方法 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产生的燃烧条件,或将燃烧反应中的游离基中断而终止燃烧。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总结长期来扑救火灾的实践经验,归纳起来有四种基本的方法即:窒息灭火法、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和抑制灭火法。在实际灭火中,应根据可燃物质的性质、燃烧特点、火场具体条件以及消防技术装备性能等情况选择不同的灭火方法。在同时使用几种灭火方法、采用多种灭火剂扑救火灾时,要认真搞好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各种灭火剂的应有效能,以利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 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气体)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使火熄灭。窒息灭火法仅适用于扑救比较密闭的房间、地下室和生产装置设备等部位发生火灾。在火场上运用窒息法扑救灭火时,可采用石棉布、浸湿的棉被、帆布等不燃或难燃烧的物覆盖燃烧物;利用建筑物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储运设备上的的部件,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流入,以降低燃烧区内氧气的含量,从而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此外,在万不得已且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水淹没的方法扑灭火灾。 采用窒息法灭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燃烧部位的空间必须较小,又容易堵塞封闭,且在燃烧区域内没有氧化剂物质存在时。 2)采用水淹方法扑灭火灾时,必须考虑到水对可燃物质作用后,不致产生不良的后果。 3)采用窒息法灭火后,必须在确认火已熄灭时,方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严防因过早打开封闭的房间而使新鲜空气流入燃烧区,引起新的燃烧,导致火势猛烈发展。 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阻止火势迅速蔓延,争取灭火战斗的准备时间,可先采用临时性的封闭窒息措施或先不打开门、窗,使燃烧速度控制在最低程度,在组织好扑救力量后,再打开门、窗解除封闭窒息措施。 5)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法是扑救火灾常用的方法,即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体上,使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以终止燃烧。在火场上,除了用冷却法扑灭火灾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用冷却剂冷却建筑物构件,防止建筑物结构变形造成更大的损失。 6)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或火源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失去可燃物质而停止。这种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采用隔离法的具体措施有: (1)将燃烧区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质转移到安全的地点。 (2)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 (3)拆除与燃烧区相毗邻的可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间距。 7)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与前三种灭火方法不同,它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过程,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从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目前抑制灭火法常用的灭火剂有1211、1202、1301灭火剂。 8)火灾出现后合理选择灭火方式和灭火器材 (1)施工现场的草席或木料等着火后可采用自来水或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2)油料起火不宜用水扑救,可用泡沫灭火器或采用隔离法压灭火源。 (3)电气设备起火时,应尽快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千万不要盲目向电器设备上泼水,这样容易造成触电、短路、爆炸等并发事故。 5、消防管理制度 1)消防安全保卫措施 (1)现场建立消防保卫领导小组,定期培训,组织检查。 (2)现场和仓库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工具,工地设专用消防井及消防管道,并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证完好备用。 (3)坚持动火审批制度,电气焊工作地点要有看护人和消防器材。 (4)易燃、易爆及有毒的使用要按规定执行,指定专人设库分类管理,明火作业和易燃、易爆有毒品必须隔离,操作后检查现场不留隐患。 (5)施工现场设吸烟室或吸烟点,作业现场不许流动吸烟,操作岗位严禁吸烟。 (6)施工需要加热或保温时,要采取保护措施,加强检查管理。 (7)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要加强防火教育。
(8)施工现场设护场值勤人员,昼夜值班,搞好检查工作。 (9)加强临时用电管理,防止电器或线路发生火灾。 2)现场动火、用电制度 (1)各施工队设足够的义务消防人员,并定期培训,发生意外时归经理部统一指挥调用。 (2)施工现场设消防通道,内外消防道路和通道要畅通,设置足够的、符合要求的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及设施,重点部位重点防范。 (3)电、气焊作业严格按规范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操作时要有防火措施,并且必须持经理部批准的动火证方可施工。 (4)现场有明显的防火标志。消防分区域负责,各工程部在其负责区域(施工作业区、办公室、仓库等)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及设施。 (5)消防设施、工具、器材设置要符合规定。 (6)施工现场禁止吸烟,可以到设置的吸烟点吸烟。 (7)仓库的搭设和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经经理部批准,否则不准积存易燃可燃材料。
(十)梯子安全使用须知 1、不得使用有故障和不稳定的梯凳,不得将梯凳放置在松软或脆弱易塌的物品上,门口通道处使用梯凳,要有专人看护; 2、梯凳不稳定时应请其他帮助扶稳,梯子上端应超出搭接点一米,梯凳严禁放置在无防护的临边;
(十一)注意摔伤及绊倒 任何人任何时间应保持场地清洁,不得随意放置尖锐物品。
(十二)电器安全使用须知 1、电气连接、维修必须由专业电工完成,非电工严禁操作; 2、工地必须达到完全的漏电保护配置,严禁使用零件、漏电保护装置有故障的电器用具,更不可蓄意破坏; 3、严禁在地下管线不明的地方进行挖掘,电器用具用完必须关掉电源,电缆线应随时吊挂。
4、注意安全用电,电线不准乱拖乱拉,电源线均应架空扎牢。 5、分配电箱与开关箱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与所控制的电器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米。 6、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足够得空间和通道,严禁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杂物。 7、配电箱内的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必须分开设置。 8、用电设施应“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严禁一闸多用,以保证安全。 9、配电箱应固定牢固,便于操作。
(十三)机械安全使用须知 1、未经验收不得使用,所有机械的防护装置必须齐全; 2、不得使用没有安全防护的机械设备; 3、绝不可将手靠近旋转的机件;锯木料时,应用推料杆; 4、使用手动工具前必须检查工具的完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更换;设备专岗专用,及时维护保养。
(十四)高处坠落的预防 1、在没有防护的临边作业时必须挂好安全带,否则严禁工作;、 2、禁止挤靠、坐栏杆;楼梯必须设置扶手,孔洞必须设置栏杆或盖板; 3、通道、工作台、脚手架必须由牢固的护栏和脚手板; 4、设置必要的马道;禁止进入非正常开口处;感觉乏力或眩晕时,不得进行高出作业,严禁攀爬和跳下。
(十五)坠落物体的预防 1、通道设置护头棚; 2、不要再悬吊的物体下站立; 3、不要自高处抛扔物体; 4、盖好所有开口孔洞;
5、使用专用垃圾槽运送垃圾;随时将工具零件放入工具箱或工具袋; 6、始终戴好安全帽; 7、混凝土施工时,使用设当的提升、输送工具;禁止站立在提升料斗下;料斗不得装载过满;及时检查泵管壁厚、控制好泵管压力。
(十六)起重机械安全须知
1、几种机械司机、信号、司索工种必须持有效特种作业证;
2、禁止人员进入起重运作操作范围;
3、严禁超重起吊;
4、信号要明显准确;
5、使用适当的捆扎方式(找好荷载重心,缚牢荷载,索具夹角小于60度,正确指挥,稳当起吊,使用牵索,防止摇摆),保证索具完好(检查索具是否爆裂损坏);
6、确保吊卸物落放稳固(不可在建筑物或料台边缘卸载物料);
7、散料必须使用封闭容器调运;严格遵守十不吊原则。
(十七)焊工操作安全须知 1、电气焊等动火前必须申请动火证; 2、动火人员应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动火前应检查动火场所,准备灭火器材(灭火器、水桶、干砂),安排看火人员; 3、高处动火应设置接火措施,下方严禁有易燃物品;防火设备应装置齐全(回火阻止器、压力表),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十八)环境保护
1、严禁在现场焚烧处理废物;
2、如有燃料、润滑剂、化学品泄漏应及时报告处理;
3、化学品远离水源;
4、保证化学品容器贴上正确标签;
5、尽可能控制施工扬尘产生;
6、废水排放前应进行沉淀。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