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露天采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8月24日
一、滑坡与坍塌
露天采场由于受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矿床埋藏条件的制约以及实施开采工艺的需要,在开采过程中,将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作业场所,开采过程中,上部坡顶的岩体受到某种条件(爆破震动、雨水冲刷等)的影响,原有的平衡状态被破坏,稳定性受到影响,很容易产生滑落。大面积的岩体滑落即滑坡,不仅会造成人员伤害,而且对露天采场的破坏也是严重的。
在实施露天开采的过程中,随着落矿与剥岩的进行,露天边坡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局部高陡处有发生岩(矿)体坍塌(崩坍)的可能。在边坡倾向与岩体结构面倾向一致的部位和断裂交汇且破碎的部位,发生滑坡与坍塌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露天采场采用中深孔爆破,爆破的地震效应较强,对边坡的稳定影响较大,若邻近边坡的爆破未采取措施严加控制,则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滑坡或坍塌。
露天采场滑坡形式主要有平面滑坡、楔形滑坡、圆弧滑坡、倾倒滑坡以及由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组合而成的复合滑坡。发生滑坡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开采单元的划分及露天采场构成要素不合理。如未划分阶段(台阶)、采场阶段(台阶)太高、坡面角过大,采场边帮坡面角(边坡角)过大,采区太长等,都容易发生滑坡。
②地质情况变化大,条件不好。如在矿体中有小断层、裂隙、软岩、泥夹层、破碎带、裂隙水等,都容易引起塌落、片帮、采场局部塌陷。对此,在开采中要特别注意。
③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使边坡角过陡,加上不按合理顺序开采或边剥离边掏底,势必造成边坡整体滑动,导致矿灾。
④在降雨量集中的月份,雨水较大,冲刷露天采场坡面,这也是露天采场滑坡的主要诱因之一。
另外,排土场的排土堆置坡面角及高度较大,在雨水或爆破作业的影响下,可能导致排土场滑坡、坍塌等事故的发生。
二、滚石
露天采场在采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形成“伞檐”或边坡浮石及上段工作平台碎石清扫不净,受到爆破、采装、运输等某种震动,很可能发生滚石滑落,对下部平台作业人员的危害是严重的。造成滚石的主要原因有:
①处理浮石、“伞檐”不及时(这是露天采场存在滚石伤人的隐患)。
②爆破时边帮受震动,引起不稳定浮石突然下滑。
③安全平台宽度不足,不能充分缓冲和阻截滑落的岩石。
④处理浮石操作方法不当。由于处理浮石操作方法不当所引起的滚石事故,大多数是因处理前缺乏全面、细致的检查,没有掌握浮石情况而造成的。
⑤处理浮石时,操作工人的技术不熟练,站立位置不当,当浮石落下时无法躲避可能造成伤害事故。
排土场也可能成为滚石伤人事故发生的场所。若排土场阶段的顶部存在大块岩石且堆置不稳,则存在其滚落的可能,滚石本身具备较大的相对势能将对其下部作业人员、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三、爆破器材的使用及意外爆炸
露天采场使用2#炸药爆破,非电导爆管引爆。炸药等爆破器材是危险品,用于矿山生产存在着以下危险:
①在爆破器材的运输(送)、使用、存放及起爆药包加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很容易发生意外爆炸,造成危害。为保证安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或控制引起爆破器材意外爆炸的能量。
②在爆破作业中,若违背《爆破安全规程》与操作规程,容易发生伤亡事故。
③残炮、盲炮都可能引发危险,若处理不当,易引发严重事故。
④若爆破设计不合理或未按审批的爆破设计施工、人员误操作、爆破器材质量差等,都可能引起爆破事故的发生。
⑤爆破警戒和信号发生错误引发的危险:爆破警戒范围确定有误、警示标志不明显、执行警戒任务的人员未按指令到达指定地点并坚守工作岗位或由于其它意外因素,导致爆破警戒范围内出现人员而进行了起爆,往往导致严重后果。
⑥预警信号、起爆信号有误,不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发出起爆信号,也易导致严重后果。
⑦在爆破器材运输和使用的环节中,如违章操作、管理,对爆破器材产生了冲击、摩擦或挤压等,可能导致其意外爆破,后果极其严重。
四、高处坠落
露天采场的作业场所高差较大,作业人员与作业场所内的物体都具有较大的势能。在台阶边缘工作的人员和设备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
五、车辆伤害
露天采场使用汽车运输,在车辆运行中,存在发生车辆伤害的危险。其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运输车辆缺少必要的检修和维护。
②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如雾天影响视线,冰雪或雨水使路面变滑等。
③运输道路局部不符合要求:坡度过大、转弯半径过小、路宽不够、路面不平等。
④安全管理不到位。如车辆驾驶员没有经过培训、路面缺乏维护保养,都可能造成车辆事故的发生。
⑤驾驶员酒后驾驶。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