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冷库为何危情频频 六大隐患需具体解决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9月24日

    肉类冷库是肉类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及销售冷链系统中的重要环节,然而近年来肉类冷库危情频发。从中国肉类协会获悉冷库最新情况,仅最近6年中,肉类冷库发主严重损伤事故十几起,冷库火灾近20起。

    据中国肉类协会统计,全国现有冷库近两万座,冷藏冷库总量约为880万吨,其中冷却物冷藏冷库量约为140万吨,冻结物冷藏冷库量约为740万吨。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邓富江分析认为,原国有企业冷库冷藏容量占总容量的2/3,在农产品、水产品加工较发达省份的乡、镇,100吨上下的小型冷库更是分布广泛。这些冷库库龄多在10年至30年左右,均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据了解,目前冷库安全事故多为火灾和制冷系统事故。我国肉类行业冷库制冷系统绝大多数采用氨作为制冷剂。氨在我国国家标准中属于4级轻度危害的有毒物质,当空气中氨的体积分数达到16%--25%时,遇明火即可引起爆炸。

    据邓富江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冷库隔热工程普遍采用聚氨酯,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既影响到工程质量,又缩短冷库使用寿命,易造成破裂、损坏、垮塌,其中最致命的是火灾。近年来制冷系统时有发生的事故:压缩机损坏、制冷设备事故、制冷剂泄出、制冷系统管道开裂、阀门损坏、安全装置失灵等均有增加的趋势。

    冷库为什么危情频频?六大隐患需注意。

    一是冷库管理无序。我国目前尚未明确哪个政府部门专门负责冷库安全管理工作。

    二是无证上岗操作。许多地区目前未执行冷库制冷工持证上岗制度规定。尤其是县、乡、镇及农村冷库生产操作人员几乎均未持证,上岗前既没有接受相关培训,更缺乏应急处理及安全运转的日常教育。冷库制冷系统一旦发生漏氨事故,一线操作工人基本茫然不知所措。

    三是冷库系统带病运转。据统计,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冷库目前约占全国冷库仓储容量的一半,其库龄大都达30年以上。而不少企业未能按时足额提留冷库大修基金,致使不少冷库年久失修,整个冷库制冷系统氨制冷剂跑、冒、漏的现象严重。

    四是氨制冷剂防护设备缺乏。如个人防护服、有氧呼吸器、防护手套及防护鞋、眼冲洗器及全身喷淋器等,不能做到事故抢险的及时、到位。

    五是不少冷藏企业削减了冷库氨压缩机操作运行人员,中上层管理人员中制冷专业技术人才稀缺,在冷库制冷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不普遍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异常,整个制冷系统就会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