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隐藏在衣服中的杀手:从原料到加工随时中毒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11月29日

  服装与人体直接接触,其污染物日积月累所造成的危害绝不可小觑。据专家介绍,服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受污染的机会很多,例如棉、麻等服装原料在种植过程中需大量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纺织原料在储存时,要使用防腐剂、防霉剂、防蛀剂;在织布过程中使用的氧化剂、催化剂、去污剂、增白萤光剂等化学物质,更使面料污染难以避免。而印染环节的污染最为严重,印染中使用的偶氮染料及甲醛、卤化物载体、重金属更成了健康杀手。因此,一件服装从原料生产到加工成型,随时都可能有“中毒”的机会。

  甲醛

  天然材料做的衣物,为防止虫蛀,经常用甲醛处理,棉麻毛丝皮革类的衣物会残留甲醛。其他化纤材质或多或少都要掺一些天然材料,也有甲醛残留。贴身穿着此类衣物会降低人自身的抵抗力,损害表皮细胞。如果长期穿着含高浓度甲醛的衣服,则会侵入人体的五脏六腑,有致癌可能。

  重金属离子

  纺织品的重金属离子主要来源于金属络合染料。另外,由于植物可在泥土和环境中吸收到重金属,因此重金属也可存在于天然纤维如棉、麻中。衣服中的残余重金属通过与人体皮肤接触进入人体,有向肝、肾、骨骼、心及脑聚集的倾向,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这种情况对儿童尤为严重。

  农药残留

  棉、麻等服装原料,在种植过程中为了控制病虫草害,需大量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导致农药残留于棉花、麻纤维之中,尽管制成服装后残留量甚微,但经常与皮肤接触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染色度

  绝大多数染料本身不致癌,但由于染料是一种低毒性物质,如果染料和织物的结合不牢固,就会游移到人体皮肤上,由于汗液和唾液的催化作用,而使染料分解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衣物在穿着过程中要受到诸如磨擦、水浸、汗渍等因素的作用,对于婴幼儿来说,由于他们喜欢吮嚼衣物,更容易通过唾液吸收这些有害物质。

  PH值

  正常人皮肤表面的PH值为酸性,大约在4.5至6.5之间。通俗一点讲,皮肤的PH值就是皮肤分泌的汗腺和皮脂形成的一层皮膜附在皮肤上,对皮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既可防止细菌侵入,又能防止皮肤干燥,并赋予皮肤弹性。如果服装的PH值过高或过低,会破坏人体的PH值平衡,对皮肤产生刺激,甚至引发皮肤感染。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