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预防校内活动时致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2月12日

10级汽车运用与维修(2)班第六节课
教学目的: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后果,尽可能地减少学生在校活动时,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或不可抵抗的力量而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在事故发生之后,要做到如何应对,做好相关事件的处理。
教学内容:
(1)、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后果;
(2)、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类型: 第一类是在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伤害事故,比如体育课进行器械运动时的摔伤;第二类是非授课时间(即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 学生在校园内受伤的事故。
(3)、如何做好预防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教学过程:
一、 通过案例,分析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后果:
(1)2005年10月31日19点多钟,某市某学校的学生正在进行晚自习,老师在讲台上批改作业。19时50分左右,女生杨杨隔着过道撑着两边的课桌跳跃时,不慎摔倒在地,顿时大哭起来。医务室的医生发现杨杨的两颗牙齿被部分摔断。“虽在医院进行了牙齿修补手术,但这次意外对孩子未来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十分担心。”杨杨的妈妈说。
原因分析:主要是杨杨没意识到隔着过道撑着两边的课桌跳跃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不知道自我保护,又因为疏忽大意,不慎摔倒。另外,周围的同学没有进行及时劝阻和提醒,也没有站在一旁进行保护,所以造成了意外伤害。所以,在开展每一活动之前,我们都要想一想是否安全,是否可行,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2)某校举办秋季运动会。一天上午, 该校一个学生正在铅球场上与其他运动员激烈角逐,其他同学在赛场周围呐喊助威。突然, 这位同学因投掷的姿势不对, 将5 公斤重的铅球投偏了方向, 铅球飞出投掷区, 砸向了站在离投掷点7 米多远的同班同学小王的头部。小王当场倒地, 眼睛翻白, 不省人事。该校迅速将小王送医院急救, 发现小王伤情严重, 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原因分析:学校在组织运动会时, 应该把学生安排在绝对安全的区域观看, 而不能仅仅是站在投掷区以外。在安全区沿线, 还应派人警戒, 以免有学生不注意进入危险区域。如果有条件, 应在投掷区设置防护网。作为观众的我们在观看投掷类比赛时, 应特别注意投掷物的运动方向,一旦发现方向偏离正常范围时,要迅速、及时地躲避。看到其他同学离投掷区太近,我们也要马上提醒。因此,在运动会上发生这样的事故,主要由学校承担责任。
二、让学生讨论刚才的几个例子,然后归纳出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类型:第一类是在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伤害事故,比如体育课进行器械运动时的摔伤;第二类是非授课时间(即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 学生在校园内受伤的事故。
三、如何预防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的发生
(1)、我们要明确,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间出现在:体育课、运动会、课外活动、全体集体活动、上实验课,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点是楼梯、校门口200米内,操场、实验室、厕所等。
(2)、我们要注意在校园活动时有意识的加强安全防护。
(3)、要减少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的发生,必须做到如下几个要求:
1、 教室走廊不追逐,课间文明做游戏。
2、体育活动要注意,加强保护很重要。
3、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在楼梯上嬉戏。
4、远离阳台不爬高,不往楼下抛物品。
5、校内劳动守纪律,擦门擦窗要小心。

上一篇: 煤气与安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