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2月12日

授课时间: 2010年5月21日
授课地点: 09会计班
授课课题: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知识;明确危害安全的行为。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自身防范工作。
3、情感目标: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教学重点:
1、分析社会活动中容易发生未成年人被敲诈事件的原因
2、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遇到被敲诈时应采取的措施
3、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警惕的防范意识
教学难点:
1、通过事例,了解大部分未成年人被敲诈的原由
2、结合问题分析,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树立自身安全防范意识
3、掌握当未成年人遇到被敲诈时应采取的措施
教学方法:
自主参与探究式
课程类型:
授课型、讨论实践型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课程
(1)以阅读实例引入今天新课主题:
例一、 据《报刊文摘》报道:四川某学校的低年级学生张某,从入校常受到高年级一男生的敲诈,他自己不敢花零用钱,省下的零用钱“奉献 ”了哪位“大哥哥”。有一天,该学生被逼急后,偷了同班同学的随身听,被老师查出后,才说出了偷窃的原因,此案令人震惊。
例二、嘉兴在线新闻网嘉兴在线5月20日讯 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15次从一名初中生那里敲诈走现金1.5万余元。而被敲诈的学生因为害怕,始终不敢将此事告诉家长,直到被其父亲发现。
1gias52q56ozl
例三、 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某中学生,由于上网吧,在网吧里结实了一位社会青年,该青年常以向家长、向老师通报他上网吧为由,向该中学生勒索香烟、钱等。后来有一次发展到在路上争吵,该生被社会青年动手毒打,幸好被“110”巡警发现,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开始了立案侦查。有少数学生被欺负,一直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而是请社会青年来“摆平”,终于酿成了流氓斗殴,给学校、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上案例(6、8人一小组),以增强自身安全预防意识。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