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影响安全评价质量的因素与控制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0月20日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它的结果已经成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以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参考,甚至是其对有关安全生产问题进行审批,决策的重要依据。但由于这项工作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在安全信息方面数据收集不全,致使安全评价的质量难以控制,评价工作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在实际评价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关于安全评价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关的控制措施。

  l、影响安全评价质量的因素

  安全评价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工作,其质量好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评价自身的因素,也有其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否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安全评价主体是否合格,评价体系是否合理,外部的监督管理是否到位都对其质量有影响。

  1.1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完善性

  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安全立法方面有明显的不足,虽然自建国以来我国颁布了约280余项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2],而且于2002年1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但是由于我国在安全方面欠帐较多,一些急需的安全法规空缺,而一些颁布的法规存在重复,交叉[2],颁布的法规又缺乏可操作性。许多行业无国家标准,而有些标准老化陈旧,不适合当前的生产要求。这些都给安全评价带来困难。没有一定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做依据,安全评价自然缺乏可靠性。

  1.2安全评价主体

  安全评价的主体就是指承担安全评价工作的专家与技术人员。安全评价工作,性质上是要求出具公正性的评价结论、数据,为保证其客观性、公正性,也应当由既独立于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又独立于接受评价的单位的第三方中介机构来做[3]。组成这些中介机构的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评价工作的质量。而目前的中介机构大多由煤矿系统转化过来,对其他系统了解不多,且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理论素养、实践经验层次不齐,造成评价的主体本身缺乏可信性。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中介机构为了自身利益,往往置“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于不顾,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和企业的利益。

  1.3安全评价客体

  安全评价的客体就是安全评价的各种对象。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且多种经济并存,地域之间发展也不平衡,造成在同行业内各单位的水平不一,既有现代化的大型企业,也有作坊式的手工企业,给行业、国家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带来困难。我国的国有企业,以前的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老化,如果按目前的标准来衡量,很多企业就不能生产,只能在改进中继续使用。这也影响了安全评价的权威性。

  1.4安全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在评价的过程中,如何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本身是否合理也对安全评价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的评价方法很多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一些指标参数不符合我国实际。目前的情况下,我国的统计数据不够统一和完善,很难对自己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指导性和方向性的意见。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长期的调查研究,为了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应该研究国外成熟的体系共性,加以改进,以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一些评价报告中无确定评价方法的分析,缺少必要的分析步骤,样本取值不具有科学性。

  1.5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安全评价工作需要外部的监督管理。目前负有管理职能的部门是煤矿安全监察局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及各省的安检部门。国家和各省已对安全评价的机构认证,评价要求,验收标准作出了有关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职能部门监督管理职能分散,缺乏足够的安全监督管理权威,导致安全评价流于形式。即使检查出有关单位的危险性,也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权限,评价结果难以落实。所以,加强职能部门的权威性,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尚未形成较好的安全文化意识。企业领导职工对安全评价的认识不够,对安全评价工作敷衍应付,而评价工作者也往往为了部f-1利益,弄虚作假,监督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等等都造成了目前安全评价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