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建筑设计中的环保节能措施探讨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3月09日

摘 要:所谓生态环保型节能建筑,即能耗低、能效高、污染少,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限制和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不可逆影响的建筑。本文阐述了环保节能型建筑设计的原则与依据,探讨了建筑设计中的环保节能措施。

关键词:环保;节能;建筑;设计
面对全球能源的日趋紧张,发达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起就开始关注建筑节能,40 多年来,各国在新建建筑设计和施工、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建筑节能标准、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建筑节能相关的认证和管理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我国建筑节能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面临全世界性的能源短缺问题,国家也十分重视建筑节能工作,建筑节能作为全国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和提高建筑舒适性、节约能源、促进环境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的实施。因此,研究建筑节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环保节能型建筑设计的原则与依据
1、因地制宜地利用环境。建筑设计的构思必须要从基地周围的特定环境、区域和城市传统的文脉中得到启示, 寻找蕴涵的秩序和灵感,形成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新建筑,在建筑体量、造型、质感、色彩以及开放空间、围合空间的具体设计要与周边建筑及城市道路相协调,同时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让新的规划结构统一到城市的整体空间秩序中与环境相呼应。节能建筑规划设计考虑改善和利用微热气候。室外气候决定室内热环境,城市气候是在区域大气候背景下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小气候,它与城市的下垫面和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各地区的节能建筑,必须适应本地区的气候特征,既不能照搬严寒地区的建筑型式,也不能照搬夏热冬暖及海洋性气候地区的建筑型式,更不能照搬四季如春的温和气候地区的建筑型式。
2、大力发展绿化并努力创造和谐的绿化环境。建筑造型必须满足多角度的景观效应, 另需要结合基地环境和建筑性质、建筑平面采用合适的形式。在建筑设计中要贯彻绿色生态技术, 这是当今发展的趋势, 并应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建筑中引入“阳光”、“绿化”、“空气”,也就是在建筑室内要具有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创造“健康建筑”。使一座建筑充满阳光、空气和绿化生态,并有足够的自然采光和通风,这也是近年来国家实行节能环保的有效措施。在一个舒畅、惬意的开放空间里人们可以互相交流和交往,这也是现代化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建筑节能要按相关设计标准的规定,尽量加大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尽量减少建筑群间的硬化地面,推广植草砖地面,提高绿地率,加强由落叶乔木、常绿灌木及地面植被组成的空间立体绿化体系,以便由树冠和地面植被阻挡、吸收大部分的太阳直射辐射,减小地面对建筑物的反射辐射。
3、人们要注重内外环境的和谐共生。在造型设计理念中,结合周边特定的环境,运用合适的几何形体和纯净的立面用材,使造型中融入严谨、稳健,更显出丰富、多变和生动的视觉效果,会使建筑形体显得灵活而生动。将自然景观充分引入人们的视野,建筑环境因水而动,因绿化而生动,创造富有文化气息的内外共享的交融空间,使处在空间中的人们享受到舒适、惬意的绿色环境。
4、人们也要将保温与隔热有机地结合起来。节能建筑既要保温又要隔热,其保温隔热性能应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比如屋顶与外墙还要防止保温层渗水、内部结露和发霉。屋顶和外墙,不能采用单一的轻质材料和空心砌块材料,最适合采用厚实材料加轻质材料的复合构造做法。屋顶和外墙的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层,不宜采用黑色、深绿、深红等深色饰面层,否则应加大屋顶和外墙保温隔热层的厚度,计算其夏季的内表面计算温度不超过36.9℃,宜低于35℃。
二、建筑设计中的环保节能措施
1、建筑外墙
  众所周知,节能住宅分外保温墙体、 内保温墙体两种。 但目前较多采用外保温墙体,因为外保温墙体具有施工方便、保温层不受室外气候侵蚀的优点,同时可以避免产生热桥,保温效率高,所以较之内保温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另外,外保温还有减少保温材料内部结露的可能性、增加室内的使用面积、房间的热惰性比较好、室内墙面二次装修和设备安装不受限制、墙体结构温度应力较小等优点。有关人员作过这样一个试验:在一间穿上外保温“新衣”建筑面积16m2的节能样板房内,开上一天一夜空调,可以比传统住宅节电5°左右,保温效果是传统住宅的一倍。另外,围护结构采用浅色外表面,可反射夏季太阳辐射热,减少壁面得热。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