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析加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6月05日

        安全生产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首要条件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方面构成的。而在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的、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工具要由人去创造和使用,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实现。因此,发挥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对于发展经济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劳动者,保护他们的安全健康,使之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神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另一方面体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反之,如果安全生产搞得不好,不注意改善劳动条件,一旦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不仅劳动者的安全健康要遭到危害,生产也会受到巨大损失,更重要的是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这样,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由此可见,加强安全生产对国家的重要性。
        5.怎么做到安全生产?
            安全问题的出现,必然会影响到个人、企业、国家。那么我们怎么才能避免,怎么样才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呢?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5.1普及安全知识,强化职工安全思想意识
        安全事故频频不断、不能杜绝,原因分析证明所有安全事故的发生95%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真正由于不可抗拒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不足5%,也就是说在安全事故中人是事故的直接制造者,他们忽视了安全、忽视了生命存在的可贵性。安全意识的淡薄导致了不安全行为,最终酿成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人在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机加工企业,还是煤炭企业其他一些安全问题经常出现的企业。因而,加强了最前线职工的安全意识,能极大的避免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认真、深刻地去领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及考核力度,有针对性地对所有新入职员工进行全面的“三级教育”培训,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可以结合安全事故的案例,利用图片的形式进行事故讲解和分析,让员工能够深切体会到出现安全事故之后,不但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产损失,而且也会给他自己带来心灵的创伤,给他的家庭和亲人也会蒙上一层沉痛的阴影。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考虑进行现场互动性交流,让员工倾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培训结束后可以让员工写出自己的心得感言,要求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履行自己的诺言。
            人员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企业的成败。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未取得安全资质,决不能上岗作业。
        5.2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的问题并不只是每一个操作人员或一线工人的事儿。它是每一个在职人员的事儿,关系着每一个在职人员的安全!因而,只有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治理和整改安全事故隐患,对于一起安全事故,要严查、整改、落实一起抓,把安全生产纳入到企业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的综合考核指标中,加大企业安全生产的奖励与处罚力度,切实增强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生产厂长、各班组长也应以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为指导,从维护公司员工的人身安全,公司的财产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和当前安全形势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只有抓好安全生产才是搞好生产工作的前提好人重要标志,才能确保每一个在职人员的人身安全、企业的财产安全。
        5.3改造生产工艺和设备,改善工作环境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和设备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一个原因。在生产力发展迅速的今天,生产设备的改进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比如数控车床与普通车床相比,多了一个安全罩,就能避免在加工零件过程中,由于切屑乱飞造成的烫伤、灼伤事故。
            把好设备设施质量关。建筑物、防雷设施、消防设施、环保设施等,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设计和建设。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使用。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把好材料选用关。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规定,购进合格的原、辅材料组织生产。如果要采用新材料,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要求办理相关报批手续的,应按行业相关规定办理。
           把好工艺技术应用关。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或企业制定的工艺技术标准,岗位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严格工艺纪律。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在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的同时,要采取措施,加强培训,确保安全。
          把好生产现场管理关。企业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关行业标准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生产现场管理,确保生产全过程的安全,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做到执章必严,违章必究。
        5.4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事故”系列展览活动
            一般人总认为安全事故不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而光靠口头上的说说不能够给其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我认为开展展览事故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画,通过一个个令人耸然的视频,我相信定然会给参观人员留下深刻印象,继而在他工作时肯定会注意这些由粗心大意引发的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必然能减少不少。
         5.5狠抓安全措施落实,绷紧“九项工作”弦
           企业对安全生产负责的关键是要做到“三个到位”,即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应该认真履行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负的责任,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为更好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要在全体员工中、在生产全过程中狠抓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做到事事有人负责,重点应注意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规章制度要完善。规章制度是血的教训换来的,要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就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设。重视规章制度的建设,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的落实,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生产发展,经过专家组抽查和资料审核符合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同时,在制度的制定时,通过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以文件的形式发给每一个职工,并适时进行修改,已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规范。通过开展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有效地提高了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机构设立要配套。要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作为组织保证。根据企业的实际,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应包括企业、车间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专业人员。当成员发生变动时应及时进行变更调整。同时,要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奖励基金,引入安全生产激励机制。
           安全责任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但有制度而不抓落实,制度就成为一纸空文。所以抓制度落实也就成为企业各级责任人重中之重的工作。应将安全生产目标细化分解到企业、车间、处室和每一个员工,人人都应与上一级管理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级级有人抓,责任有人负,避免摆样子,走过场,流于形式。
           人员培训要扎实。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将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在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教育他们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自己不违章作业并能制止他人违章的同时,对职工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岗位安全操作技能,提高职工自我保护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新员工进厂要严格实行厂级、车间、班组三级培训制度。针对安全培训不到位,培训内容缺乏实际针对性的问题提出以下要求:一是车间、岗位级安全教育授课人要进一步明确他们应教授的内容:车间教育应包括车间的生产特点;本车间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本车间的机构设备状况、危险区域,以及有毒有害作业的情况及本车间的安全生产情况和问题,以及预防事故的措施。岗位教育应包括本岗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本岗位各种工具、器具及设备安全装置的性能及使用方案;本岗位发生过的事故及其教训及本岗位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和保管方法。二是各车间的安全教育授课人应就以上教育培训标准结合各车间的实际编成教案对车间职工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岗位教育方面的内容则应开设有关操作的专门章节。做到车间、岗位教育讲授有物,学以致用。
           安全会议定期开。建立安全生产会议制度,有利于及时总结安全生产情况,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各项要求。这个制度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应该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对于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方案,以及落实资金、责任人和限期整改,推动安全工作的责任落实。每次会议都要让参会人员在会议记录上签名,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以避免“小的安全抓不完,大的安全抓不住”天天忙于救火,一年到头“寝食不安”现象的发生和相互推诿、相互扯皮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创造一个领导抓安全,安全大家抓的有力氛围。
           安全检查要细致。建立安全检查制度能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使经营管理者及时了解企业安全状况,组织整改。
           生产记录要真实。真实完整的生产原始记录能反映生产过程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变化、设备运行、工艺纪律的执行等实际情况。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有利于事故原因的调查和责任的落实。
           隐患排查要及时。自查和上级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建立专门的台帐,执行销帐制度。每一项隐患整改应做到时限确定、资金到位、责任到人,进行“回头看”,落实整改结果。整改资金和验收情况要在台帐上有详细的记录,保证隐患排查整改不走过场。安全管理处要结合各处室、车间,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经常自查,定期排查,按时迎查,把安全隐患查清,摆明,及时整改。
           监控作用要起到。建立起覆盖厂区的监控、监督管理系统,建立了重大危险源档案。保卫处要落实责任人加强监控,做好专门的监控记录,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处理;安全管理处要以公司安全、员工安全大局为重,与保卫处、各车间联合,建立联动机制,定期调取监控录像,实施全方位监控跟踪,要做到发现隐患限期整改,确保安全。
        结论:
        有时候总是在想什么是幸福?是有万贯家财?还是有权位滔天?我个人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一家人健健康康的生活在一起!只有加强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在职人员的安全!只有加强安全生产,才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只有加强安全生产,才能令我们的社会更加稳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郑佐岐 《安全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任务》2009.06.26
        [2]张树科 《浅谈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前公司山东(东营257045)科技信息2009年第7期
        [3]李孜军、吴超  《企业安全管理知识问答》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4]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