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蓄电池车安全驾驶操作规程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1月26日

1.检查车辆
(1)作业前,检查起动、运转及制动性能,检查压力、温度以及密封件的外泄漏的情况。
(2)检查行走电机及油泵电机的主回路的电路,是否有绝缘不良,短路现象。
(3)检查各种接触器的接触工作情况,应平整、严密。
(4)检查蓄电池内电解液充入情况,比重和电压是否合乎规定要求,各电极接头应紧固和清洁。
(5)检查各电线接头及熔断器,应紧固、接触良好。
(6)检查照明系统,应显示良好。

2.起步
(1)此类设备属特种作业设备,必须持证上岗,上岗证由市劳动部门统一颁发。
()严禁酒后驾驶,行驶中不准吸烟、饮食和闲谈。
()起步前,观察四周,确认无妨碍行车安全的障碍后,先鸣笛,后起步。
()车辆起步后应由慢渐快地平稳加速。

3.行驶
(1)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行驶。
(2)低速行驶一般不宜超过10s。
(3)全速满载行驶不应超过1h。
(4)车辆不得接近火源;禁止在距机床、管道、熔炉、加热炉以及电气设备0.5m以内的地方行驶。
(5)普通型电瓶车不得在易燃易爆的场所行驶。
(6)在坡道上行驶,上坡坡度不得超过3%,下坡坡度不得超过8%。
(7)不得在雨中行驶。
(8)电瓶叉车除应遵守以上要求外,行驶时,还应遵守叉车安全操作的有关要求。

4.装载
(1)严禁超载或超长、超宽、超高装载;滚动物品必须绑扎牢固。
(2)普通型电瓶车严禁装载易燃易爆物品。
(3)严禁顶推其他车辆。
(4)严禁电瓶叉车的行驶电动机和油泵电动机同时使用。

5.电瓶保养
(1)电瓶的使用环境严禁烟火,并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2)电瓶表面应保持清洁及干燥,在清理过程中,绝不允许碱性溶液进入电池内。
(3)使用时,电瓶应尽量避免过充电、过放电、强充电、强放电及充电不足等现象。
(4)电瓶放电后,应及时充电,最长之间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5)充电前,按说明书定期检测电解液比重,按要求补充适量的电解液或蒸馏水,要求电解液液面须高出极板10~15mm。
(6)充电前,必须打开电瓶加液盖,以免因充电气体膨胀而造成电瓶损坏。
(7)充电时,按说明书要求的电流进行充电,一般充电电流是电池容量的十分之一。
(8)充电过程中,要避免杂物进入电池。
(9)按说明书规定时间进行充电。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