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作者:戴志祥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12月30日

        5、水    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C63的规定。当使用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回收水时,应经过沉淀,去除砂石、泥浆,澄清后的水方可使用,并应注意回收水中所含外加剂和其他有害物质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配合比
        1  混凝土配合比除应按《普通棍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的规定,根据要求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及工作性等进行配合比设计。
        2  干缩率    混凝土90d的干缩率宜小于0.06%。
        3  坍落度    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
        4  用水量    不宜大于180kg/m3。
        5  水泥用量  普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宜为270~450kg/m3,高强混凝土  不宜大于550kg/m3(含替代水泥的矿物掺合料)。
        6  水胶比    应尽量采用较小的水胶比。混凝土水胶比不宜大于0.60。
        7  砂率      在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应采用较小的砂率。
        8  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有关施工方面的措施:
        1、模板的安装及拆除
        1)  模板及其支架体系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支撑立柱应置于坚实的地面上,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以及上层结构施工时产生的荷载,防止支撑沉陷,引起模板变形。。
        2)  安装的模板须构造紧密、不漏浆、不渗水,不影响混凝土均匀性及强度发展,并能保证构件形状正确规整。
        3)  安装模板时,为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准确配置馄凝土垫块或钢筋定位器等。
        4)  拆除模板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及支架应随拆随清运,不得对楼层形成局部过大的施工荷载。
        5)  底模及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定。
        2  混凝土的制备
        1)  应优先采用预拌混凝土,其质量应符合《预拌混凝土》GB/T 14902的规定。
        2)  混凝土所用生产配合比须根据砂、石含水和砂含石情况进行调整。
        3)  浇筑同一部位混凝土,应保证所用主要材料及配合比相同。
        3  混凝土的运输
        1)  运输混凝土时,应能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并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
        2)  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车内残余混凝土及积水排尽。当需在卸料前补掺外加剂调整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时,外加剂掺入后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由试验确定。
        3)  运至浇筑地点混凝土的坍落度应符合要求,当有离析时,应进行二次搅拌,搅拌时间应由试验确定。严禁向运输到浇筑地点的混凝土中任意加水。
        4)  由搅拌、运输到浇筑入模,当气温不高于25℃时,持续时间不宜大于90min,当气温高于25℃时,持续时间不宜大于60min。当在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时,持续时间应由试验确定。
        4  混凝土的浇筑
        1)  为了获得匀质密实的混凝土,浇筑时要考虑结构的浇筑区域、构件类别、钢筋配置状况以及混凝土拌合物的品质,选用适当机具与浇筑方法。
        2)  浇筑之前要检查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及其保护层厚度、预埋件等的位置、尺寸,确认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浇筑。同时,还应检查对浇筑混凝土有无障碍(钢筋或预埋管线过密),必要时予以修正。
        3)  混凝土的一次浇筑量要适应各环节的施工能力,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4)  对现场浇筑的混凝土要进行监控,运抵现场的混凝土坍落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取经试验确认的可靠方法调整坍落度,严禁随意加水。在降雨雪时不宜在露天浇筑混凝土。
        5)  当楼板、梁、墙、柱一起浇筑时,先浇筑墙、柱,待混凝土沉实后,再浇筑梁和楼板。当楼板与梁一起浇筑时,先浇筑梁,再浇筑楼板。
        6)  浇筑时要防止钢筋、模板、定位筋等的移动和变形。
        7)  浇筑的混凝土要充填到钢筋、埋设物周围及模板内务角落,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也不得过振,更不得用振捣器拖赶混凝土。
        8)  分层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使上下层混凝土一体化。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浇筑上层棍凝土时,须将振捣器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左右以便形成整体,
        9)  由于混凝土的泌水、骨料下沉,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此时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压实抹光;在浇筑混凝土时,如遇高温、太阳暴晒、大风天气,浇筑后应立即用塑料膜覆盖,避免发生混凝土表面硬结。
        10) 滑模施工时应保持模板平整光洁,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与滑模速率匹配,防止滑模时产生拉裂、塌陷。
        11)板类(含底板)混凝土面层浇筑完毕后,应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
        5 混凝土的养护
        1)  养护是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重要措施,必须重视并制定养护方案派专人负责养护工作。
        2)  混凝土浇筑完毕,在混凝土凝结后即须进行妥善的保温、保湿养护,尽量避免急剧于燥、温度急剧变化、振动以及外力的扰动。
        3)  浇筑后采用覆盖、洒水、喷雾或用薄膜保湿等养护措施,保温、保湿养护时间,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4) 底板和楼板等平面结构构件,混凝土浇筑收浆和抹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混凝土硬化至可上人时揭去塑料薄膜铺上麻袋或草帘用水浇透有条件时尽量蓄水养护。
        5) 截面较大的柱子宜用湿麻袋围裹喷水养护或用塑料薄膜围裹自生养护,也可涂刷养护液。
        6) 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1-3d)后,必要时应及时松动两侧模板,离缝约3~5mm,在墙体顶部架设淋水管,喷淋养护。拆除模板后,应在墙两侧覆挂麻袋或草帘等覆盖物,避免阳光直照墙面,连续喷水养护时间应符合5.6.3条规定;地下室外墙宜尽早回填土。
        7) 冬期施工不能向裸露部位的混凝土直接浇水养护,应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保温材料的厚度应经热工计算确定。
        8) 当混凝土外加剂对养护有特殊要求时,应严格按其要求进行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水泥水化热产生裂缝的控制措施
        对大体积混凝土,应控制浇筑后的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不超过25℃。为达到这一要求可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掺用矿物掺合料降低水泥用量,并应采用缓凝减水剂,降低水泥用量和推迟水化放热;
        (2)在混凝土表面采用可靠的保温、保湿措施;
        (3)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例如在拌制混凝土时可采用加冰屑或冰水降温、控制水泥及骨料温度等措施);
        (4)预埋冷却水管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