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

  
评论: 更新日期:2019年07月07日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经济规模急剧扩大,能源、原材料需求大幅度增加,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满负荷和超负荷运行,一些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未能解决,我们仍处在事故“易发期”。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提高整体应急管理和救援水平,有效防范事故灾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加强应急管理,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是政府管理社会、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的大环境中,如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提高预防和处置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人;要统筹规划,调整优化,实现应急管理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应地区实际、本行业特点的规章制度,抓紧建立健全各种预防、预警、预测和应急机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具体的应急救援预案,并报有关部门备案。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把应急管理预案和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为执法检查的重要事项之一,不断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新格局。

(2)健全机构,抓好实施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国务院安委会应急管理的工作机构,包括安全监管总局在内的国务院有关部门是应急管理的工作机构,地方安全监管部门要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专项预案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规划的要求,健全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建设,立足实际、职责清晰和运行高效的原则,明确管理范围、职责、工作程序等,逐步形成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纵向网络体系和分类管理、分工协作的横向职能体系。

(3)统一规划,分类、分级实施

抓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统一规划,有利于应急资源的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是应急体系建设项目立项的依据。各地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应急救援体系要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批准的规划分别组织实施;建设项目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优化,分步分期建设;建设与运行经费按事权划分原则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要按照能够形成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长效机制进行规划。规划所涉及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应急指挥系统、区域救援基地建设、骨干救援队伍建设、培训演练基地建设、物资和装备储备、技术支持系统等。

各地安全监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要按照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的统一要求,抓紧制定本地区的应急系统建设规划,加强与所在省区市有关部门衔接,争取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至少要在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纳入地方政府规划,或在地方政府应急能力建设整体规划中通盘考虑,保证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与安全生产同步进行,协调发展。

(4)完善预案,科学规范。

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应急预案体系的要求,要重点抓好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制定工作。要突出重点,尽快组织高危行业或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群体性活动等的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工作。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根据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类型及其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分门别类制定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多个重特大危险源时,需要针对每个重特大危险源,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现场应急预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活动和作业岗位,要制定专门的预案或岗位应急措施。在企业各类应急预案中要对应急救援的关键活动编制详细的操作规程。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明确应急管理属地为主的原则。生产经营单位预案要与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并按照有关规定报当地安全监管机构或有关部门备案,各级安全监管机构和有关部门要依法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应急预案。

(5)信息支撑,灵敏高效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信息平台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运行的基础平台。指挥系统信息平台由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急信息管理与应急指挥系统、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及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主要部分构成。要求实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国务院、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各专业应急管理与协调指挥机构、地方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与协调指挥机构及区域应急救援基地之间的信息传输和信息共享。

在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中要坚持以下原则:首先,统筹规划、标准先行。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涉及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必须事先做好统筹规划,制定不同部门、地区和层级指挥信息平台的功能规范、信息标准、建设规范等,避免各行其事、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等问题。其次,因地制宜、分级负责。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依托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网络和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实现多网融合。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满足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的功能规范和信息标准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平台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多方面的积极性。根据建设资金安排情况和需求的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第三,平战结合、讲求实效。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应该服务于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主要阶段。只有在平时加强各类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危险源辨识、监测和保护、应急资源的储备和管理、应急预案的完善和演练、应急信息系统的维护和完善,在战时才能充分利用信息、合理调配资源和快速进行指挥决策和指挥调度。

(6)建好队伍,提高素质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内在素质,是保证有效实施救援的根本保证。要坚持以各级政府部门、各类企业现有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通过整合资源、调整区域布局、补充人员和装备,形成能够协调配合行动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队伍建设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各类企业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采取一定方式,鼓励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向周边企业和社会提供救援服务。二是根据有关行业或领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需要,依托有关企业现有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如行业互助性质的区域联防队,加强、补充和提升救援力量,保证本行业或领域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和跨地区实施救援的需要。三是依托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大中型企业现有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进行重点加强和完善,建立国家级综合性区域应急救援基地、专业区域应急救援基地,实施跨省(区、市)应急救援。在组建形式和运行机制上,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创新机制,合理引导,充分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建立健全应急队伍保障的长效机制。

(7)搞好培训,加强演练

应急管理的培训、演练要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各级安全监管机构和有关部门要针对不同类别的救援人员,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督促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以保证相关的管理人员、组织、队伍、专家、职工及周边群众熟悉和掌握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和程序、任务和行动、措施和规程等,以提高执行应急预案的能力、协调配合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可采取桌面演练、功能性演练和现场模拟演练等形式,精心组织,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参与演练各方要针对所模拟的紧急情况,执行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任务和职责,开展应急演练效果评估,明确相关机构、队伍和人员的责任,改善不同机构、队伍和人员之间的协调问题,检验相关人员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提高实战运用水平。

(8)开展普查,抓好宣传

要进一步做好重大危险源登记和应急资源的普查工作。按照分级分类原则,掌握本辖区重大危险源情况,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建立并实施重大危险源排查报告制度、预案备案制度、隐患治理和监控制度。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资源普查,掌握现有救援队伍、专家、物资和装备等资源,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更新和调用方案,实现信息共享,以利于有关部门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要切实抓好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级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事故灾难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通过编制预案简本、科普读本、影像资料、知识讲座、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墙报、宣传栏、安全教育馆等多种媒体,宣传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应急处置的规程,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等知识,提高公众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能力,强化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增强公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