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违规心理的产生与控制

作者:许立民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3月07日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其需求和动机理论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十分重要。

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控制分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三种方式,其中前馈控制是安全生产工作所追求的最佳控制方法,做到前馈控制也就实现了安全生产的超前防范。

易导致违规行为的需求和动机
控制论原理主张把控制焦点放在对人员的行为控制上,与安全管理的人本思想不谋而合。要预防违规行为的发生,首先要分析导致其发生的内在需求和动机。违规者总是先有一定的需要,再在一定的诱因下演变为动机,之后才可能产生违规行为。
可能导致违规行为的心理需要
人的需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和文化教育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劳动者的个性差异导致了心理需要的差异性。煤矿干群的心理需求差异较大,易导致安全违规行为的需要很多:或是热衷功名利禄,权力地位至上;或是处处讲求实惠,物质利益至上;或是渴望施展抱负,期望声名显赫;或是追求舒畅心境,只求潇洒痛快;或是只顾贪图享受,懒散不思进取……正是这种内在需要的不均衡性,往往造成同一安全举措对不同人起到的效果差别很大。需要强调的是,目前人文环境中的官场人格和市场人格对安全生产工作尤为有害,极易导致安全违规行为的产生。受官场人格的影响,员工往往只关心对自己有管理权限的各种行政指令,对权力的推崇要远胜于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敬畏;管理者往往盲目追逐权力,把官衔职位当做首选目标,为了捞取升官资本,不惜超能力生产求得所谓的政绩,把安全生产工作抛在脑后。受市场人格的影响,部分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个人则信奉金钱至上,有的小窑主花天酒地、一掷千金也不愿多买一台设备,甚至要钱不要命。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
煤矿干群的安全违规动机
人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的动机的支配,动机的出现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诱因。引起动机的因素有三方面:内部动力、目标引力、外界压力。达维得·麦克莱伦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一般的人都有追求成功和成就的需求,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遇上与之相适应的安全违规诱因,就容易出现安全违规行为。煤矿干群也有很强的成就感,对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需要,其中管理者对权利、职务、超产奖等物质利益的需求十分突出。煤矿经营环境中有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违规诱因,例如以产量论英雄,把超产当政绩,产量高、经济效益高管理者就可高升,并可得到高额超产奖。这种诱因极易使煤矿管理层产生不顾矿井安全承受能力,盲目超能力生产的违规动机,这是一种最典型的违规动机。如果外部压力不足以限制这一违规动机,就会产生经济利益至上、超能力生产等违规行为,对安全生产危害极大。不少职工喜欢贪图省事,投机取巧,如果管理层对“三违”查处力度不大,职工就会产生违章作业的动机而经常违章。除了超能力生产的动机和违章作业的动机,违规动机还有很多,可以说有多少种违规行为,就有多少种违规动机,但每一种违规动机几乎都是在一定的诱因下形成。

按控制论原理消除违规行为
控制论基本概念是信息、反馈和控制。控制是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控制过程包括三方面:分析实际绩效;实际绩效与标准比较;采取行动来纠正偏差。控制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前馈控制,不是出现问题再补救,这是最佳控制,但这需要及时准确的信息。二是同期控制,常见的是直接观察检查法。三是反馈控制,属于事后控制,要付出一定代价,是经验不足所致的不得以的情况。

违规行为的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可以超前预防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首选做法。在人本思想的指导下,前馈控制就是使人们不要产生那些可能导致违规行为的内在需要和动机,从思想根源上预防违规行为的发生。首先要杜绝产生那些自私、狭隘、庸俗的、可能产生违规动机的内在需要,这就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宏扬那种甘于奉献、正直向上的、符合“三个代表”精神的健康需要。需要强调的是,人的需要客观存在,它可以被引导和转化,但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因而违规行为的前馈控制应该在消除违规动机上下功夫。预防违规行为的动机,关键是要杜绝各种违规诱因。要在政策引导上下功夫,不能提拔重用那些超能力生产、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管理者;不能重奖那些急功近利、重生产轻安全的人;更不能批评、撤换那些因注重安全基础工作而完成生产指标和利润指标相对不高的管理者。否则就等于变相鼓励、纵容管理者轻视安全基础工作,竞相超能力生产。同时还应提拔重用、重奖那些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同志;对投机取巧、违章作业者严肃批评教育;引导大家来关注安全,重视安全,决不能让那些易导致违规行为的诱因产生。需要强调的是,管理上的失误往往会成为违规行为的诱因,管理者对此要高度重视。
违规行为的同期控制
同期控制是在加强直接观察的基础上,及时纠正各种失误。违规行为的同期控制就是加强过程监管,包括企业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两方面。加强外部监管的关键是确保力度,执法必严,违规必究,真正做到落实得下去,严得起来;企业要全面开放安全信息数据,以便于监管部门真正掌握企业安全生产动态。加强内部监管主要应做好两方面工作:即推行科学管理和强化劳动纪律。煤炭企业由于客观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影响,主流上仍然处于粗放的经验管理阶段,这是煤企安全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有效预防违规行为,煤企首先要努力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升级,靠科学管理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煤企管理者必须掌握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的规则、内容、目的、任务、战略、绩效等要素,对安全管理作系统的、准确的分析,并作出最佳的规划和安排。要在生产中大力推行标准化作业,按科学的作业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管理要有章法,作业要有程序,动作要有标准,以此来限制、约束人的失误,消除人的违规行为。同时也必须积极强化劳动纪律,加大“三违”查处力度,通过纪律约束来促使职工按章作业,增强安全意识。
违规行为的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属于事后控制,其受生产力所限,有时也必须采取。违规行为的反馈控制主要是以事故查处和隐患责任追究为重点,总结经验教训,调整今后工作。所谓“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要认真进行事故分析,找出必然性的规律;要加大事故处理力度,严惩事故责任人;对一些重大隐患,要视同事故进行隐患追究;处罚要产生震慑效果,以增加违规成本,使人们不愿违章,不敢违章,从而有效防范违规行为。

正确运用心理学和控制论要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注重政策引导,防止产生安全违规行为的诱因;二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前馈控制,真正实现关口前移,超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