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教育总体认识

作者:朱国浩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3月04日

   引言
    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认识和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是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重要任务。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04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803571起,死亡136755人。以电力建设工程行业近年来安全事故的统计数据为例。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因的伤亡事故占事故统计总数的86.9%,其中违章作业导致的事故占统计数的63.1%,习惯性违章占41.8%;民工、临时工占所有受伤害人数的80%。2005年电力建设工程行业的几起重特大事故分析表明:安全教育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
    本文对安全教育概略性的描述,旨在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一、安全教育的关键性
    系统安全管理观点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可以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3E原则是事故预防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它对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性提出了“3E对策”,被广泛认同和应用于工程安全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生产设施设备的不安全因素,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完善防护和报警设施。实现作业条件安全。
    (2)法制(Enforcement)对策,是利用法律、规程、标准以及规章制度等必要的强制性手段约束人的行为,消除忽视安全、违章作业等现象。
    (3)教育(Education)对策,是提供各种层次的、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教育和训练,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三种对策的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工程技术以改善作业条件为目的,一旦实现则可靠性高,但技术更新慢,技术条件相对稳定;法制以强制性约束人的行为为目的,法制体系条件也相对稳定;教育以改善人的思想意识、知识技能为目的,但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主观能动性强,教育的弹性非常大。
    以上分析表明:事故预防工作中,教育(Education)对策是最活跃的因素,弹性最大,可控性最高,最容易把握的环节;安全教育实施得好坏是预防事故能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二、安全教育内容
    安全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各行业又有不同侧重,但大体可分为: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安全生产经验教训教育等几大类。
    1、 安全思想教育
    安全思想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责任心和积极性。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教育。党和政府颁发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是安全生产本质的反映。
    2) 是经验、教训的规律性总结。
    3) 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章制度教育。纪律包括:劳动纪律、安全纪律、组织纪律、工艺纪律。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4) 经常性思想工作。主要针对工作过程中反映出的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各种思想、观点等进行经常性的说服和疏导。
    2、 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安全技术知识是生产技术知识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总结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技术知识教育。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特点、生产过程、作业方法、工艺流程,各种机工具的性能,生产操作技能和经验, 设备 构造、性能和规格等。
    2) 基本安全技术知识教育。主要包括:企业内主要危险区域和设备 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生产中的有毒有害因素和防护, 电气安全知识,起重机械安全知识、高处作业安全知识、厂内运输安全知识、防火防爆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紧急救护知识等。
   3) 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主要包括:电工安全技术、焊工安全技术、热处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高处作业安全技术等。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