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校园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12月07日

 近日在校园内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
        案例1.:三年级一男生午餐后独自离开餐厅在路边玩耍,被路边石绊倒,造成胳膊骨折
        案例2:二年级一男生午餐后独自离开餐厅在路边捡石头玩耍,另2名男生抢手中的手头,在推搡过程中摔倒,小指被手中的石头砸到地面上造成小指骨折;
        案例3:四年级一男生在教室内追逐跑跳,被桌腿绊倒,造成耳廓软骨骨折,前后缝合了10多针。
        案例4.二年级一女生在卫生间洗手,被急速闯入的一孩子撞到墙角上造成额头撕裂一口子,缝合了5针。
        案例5.一年级一男生在体育课上,脱离教师的视线私自爬到足球门上,双手脱落,脸颊碰到足球门铁挂钩上,造成面部骨折。
        案例6.五六年级分别有学生在体育课上由于不规范的操作造成骨折。
       
        校园常见的安全事故
         一、不当活动事故: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挤压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造成伤害。
        应对教育措施:
        1.主题班会教育:用图片、事例的形式叫学生易于接受,叫学生自己说自己在校园内和别人追逐打闹时碰到的不愉快事情,包括自己的感受。包括入校时不要跑。
        2.把“校园内,严禁追逐打闹,远离意外伤害”书写在黑板右上角,班内利用安全监督员天天监督,天天反馈,天天处理,天天提醒。同时在大屏幕上滚动。
        3.班主任、配班教师在维护秩序时时刻提醒,碰到有追逐打闹的现象马上严厉制止。
        二、使用笔、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应对教育措施:
        1.在班内每天排查、收缴有一定危险性的玩具、刀具等。
        2.叫安全监督员进行监督和及时汇报;
        3.从网上搜集相关的图片,利用班会进行教育,教育孩子对有些危险要有预见性。
        三、挤压、践踏事故  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
        应对教育措施:
        1.充分利用班内的安全监督员,如果发生类似的现象马上报告老师,老师马上严厉制止。
        2.每班只准在本班所在区域活动,1号楼和2号楼的连接处不准去玩耍,更禁止到别的楼层玩耍。
        3.五六年级晚自习期间不准到操场活动。
        四、抬腿就跑,不顾脚下,造成碰伤、磕伤。
        应对教育措施:
        1.从入校开始,由值班教师和监督岗进行督查,对在队伍中跑的孩子进行叫停,严厉制止,在队伍外站10分钟再放行,并在班级量化中扣1分;
        2.班主任教育孩子,在教室中、走廊上、卫生间也坚决杜绝跑的现象,利用安全监督员及时督查,在班内进行评比;
        五、餐厅安全
        1.除体育课的时候可以到餐厅洗手外,其余时间一律在教学楼内洗手;
        2.待班内全都就餐完毕后,方可起立,由老师带领离开餐厅,在餐厅外站队回教室。
        3.禁止叫学生分餐。
        4.洗手时,尽量小开水龙头,不要水花四溅弄到地上造成湿滑。
        5.排队打饭时要有秩序,不准推搡、不准插队。
        6.就餐结束后,不准把肉串等食品带出餐厅;
        六、宿舍安全
        1.中午到休息时间,教学楼内一律不准留学生,中途在没老师带领的情况下不准私自回教室;
        2.休息时,由分管老师清点好人数,人数不对时马上联系班主任。
        3.禁止上铺的学生互相打闹;
        4.在卫生间洗手时,严禁把水直接冲到地面上。
        5.整理床铺时只能跪着或蹲着。
        七、楼梯安全
        1.无论何时走楼梯都要靠右行;
        2.一步一个台阶,禁止一步迈2个;
        3.禁止从栏杆上滑下来。
        八、体育活动事故       
        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见课件,此部分内容有体育老师进行内堂讲解)
        温馨提示:学生在校园内学习和生活,因为年龄特点,对很多危险因素不可预见,请老师们发现安全隐患,随时发现随时解决,并教育孩子可能存在的危险,对危险有预见意识。
 

        豪迈小学
        2014.4.10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