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如何防止上当受骗

作者:缪楠楠  来源:安全教育每周一课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08月28日
 
教学目的:1、认知骗子骗人的手段;
2、知道堤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重点:1、认知骗人的招数,骗子手段;
          2、骗子的盯梢的对象。
教学难点:1、学生应学会有警剔性,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2、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方法:举例说明
 
一、    什么样的人会容易上当受骗?
当今社会,骗子往往是利用人的天性弱点,比如说人的善心、热心、贪婪心、好奇心等等来进行行骗。使得不少人都因此而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
骗子作案往往是以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团伙共同完成作案。现如今,骗子的手段花样繁多,日日翻新,使得人们防不胜防。
二、让我们举例说明一些典型的上当受骗的案例:
案例1、某位学生行走的路上,有人就捡到钱包后和他分钱。行骗者说把捡到的钱和学生的手机、钱包等一起放进学生的背包中,然后走到一个胡同中共同分捡到的钱。学生竟鬼使神差的同意了。到胡同口的时候,另外一名骗子就叫住了捡到钱包的骗子说问他有没有捡到钱包,然后就把学生推进胡同说让他等一会,然后再分钱。学生左等右等,不见来人,看看背包中哪儿还有自己的手机和钱包!其实,就在骗子放捡到的钱包的时候,就把学生先放进去的东西掏走了。至于演的双簧戏则是骗子逃跑的策略。
此例说明,骗子利用学生的“贪婪”之心的手段进行行骗
案例2、某公车,到站开门后,一个男人突然堵住车门说自己手机不见了,不让人下车.人群哗然.这时旁边有人说打那个男人的手机,看在谁身上响谁就是贼.这个男人就向边上的一个人借了手机要拨自己的号码,突然靠近门口的一个人拔腿挤下车就跑,这个男人也没还人家的手机就叫嚣着追了过去,转眼都不见了.于是,这次真的有人丢了手机。
此例说明,不法份子利用人们的“恐慌失措”的心态,趁机下手,导致某位失主手机被窃。
案例3、不将手机、财物借给他人或由陌生人保管。遇有某些“乘客”声称有急事或者手机没电、信号不好等情况,要求“借用”手机时,手机就会插翼而飞。 还有些乘客将行李等财物临时托付给在旅途中认识的“朋友”,结果财物都被骗走。
此例说明,不要轻信他人的花言巧语。
案例4、手机诈骗。某人致电或发短信给你,比如说你中了***奖(笔记本电脑)等等,而你如果一个电话打过去,她们会叫你将钱寄到某个帐号,说是奖品的邮寄费。而你真的相信了,寄出去的钱就如同石沉大海。
 此事例更加说明“天上没有掉陷饼”的好事情, 切勿轻信,贪小便宜吃大亏
三、当然,骗人的事例远远不止这些,那么哪些人容易成为盯梢对象呢?
1、         文静懦弱、胆小怕事者;例如:学生
2、         身处险境、孤立无援者;主要指人对陌生环境的不知所措
3、         体质衰弱、无法自卫者;这多数指的是老人

4、        

这里多指的是的青年人
贪图钱财、追求享受者;  

5、         意志薄弱、难抗诱惑者
四、如何防止上当受骗?
 1、不要随便与人搭讪,外出最好是结伴而行;
 2、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
 3、通过网络、书籍、电视等媒体,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上的各种阴暗面;
 4、学生应学会有警剔性,,对于“初相识”者一定要小心、谨慎,同时要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总结:学生外出应时刻保持高度警觉,不要轻易相信他人所言,只要正正当当做人,不要想非份之所得,相信犯罪份子绝对不会有机可乘。
 
 
 
下一篇: 防骗教育
上一篇: 学习防雷电安全知识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