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构筑企业安全文化 提升企业安全管理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4月18日

摘要安全文化有助于和谐的安全氛围的形成,有助于教育、引导、培养以及塑造人的安全人生观、安全价值观,有助于树立科学的安全态度,特别是有助于企业制定安全行为准则和正确规范的安全生产、生活方式,使企业安全文化向更高的安全目标发展。
        关键词 安全文化 安全管理 目标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中毒、火灾、污染等次生灾害。在这种形式下,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化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化工企业如何应对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构建企业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安全文化是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包含安全思想意识、安全观念、道德规范、管理理念、制度建设等在内的多种因素的总和。切实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单位安全形象、推进和谐建设的需要,也是安全管理中的治本之策。因此,本文试从企业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的联系,浅谈如何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
        一、企业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企业是现代经济的细胞和基本单位,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通过某种机制和方法进行管理,方能达到预期的效能目标。而只要有企业,就必然创造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工作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广泛共性的思想意识、工作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成为职工的精神、信念和行为准则,是新时代企业管理的新特点,是企业更加重视职工、重视激励人的精神的一种文化现象。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而言都尤为重要。如果做不好,势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事实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形势下,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要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全面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无危为安、无损为全”。理论上说,只要对安全生产的“人、机、料、法、环”要素受控管理,就不应该有事故发生。但是,由于员工的安全理念还比较落后,管理工作存在盲区,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在处理工作时由于从部门利益出发,全局性管理互相矛盾,管理方式有差距等多方面的原因,就必然导致安全管理的疏漏。因此,有效的办法就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通过企业文化来改善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从而使员工自发的、主动的、持久的按制度办事,真正做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即“人人生产安全,人人享受安全”。
        二、安全文化促进安全从有形管理走向无形管理
        目前,我们安全管理固然有严密的规章制度、严肃的考核方案、严明的奖惩措施。同时,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但是安全问题无时不有、无人不有、无事不有,贯穿于干部职工工作生活的全过程、全时空和全员之中,如果只靠成立一个安全小组,仅凭几个安全人员去抓安全,实行说教、检查,以及“人盯人”等办法,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完全管好。安全文化建设既强调规章制度对安全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安全文化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和在安全中的引导性、感化性和“慎独”性作用。现代管理的一个新理念,即强调“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没有管理的管理”,其核心是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强调自我管理和“慎独”精神,主张人不管是在整体或个体的工作环境中,必须在法规条文的规范下,自觉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主动地履行安全职责。
        近些年来,我部门开展了“安全365期刊”和“安康杯我当一天安全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做法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也反映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多年来的安全文化实践告诉我们: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和物,而对物的管理则是通过人得以实现的。对人的管理不外乎两种方法:一是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激发人的内在动力。激发职工内在动力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实现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把确保安全的价值和实现自身的价值统一起来。二是通过约束来实施管理。约束则是为了规范职工的岗位行为,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安全工作。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增强职工安全自保的本能意识,强调在无人监控的情况下,自我安全保障能力和“慎独”的防范精神能有效地克服安全管理中那种说教、检查、考核以及”人盯人“管理方式带来的弊端,形成一种职工融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防患于每个岗位行为之中的安全管理模式。这种通过安全文化渗透作用产生的管理模式不仅充分体现了安全工作人性化管理,而且会产生广泛深入而持久的效应。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人本主义思想,它强调尊重员工需求,关心员工成长和发展,重视员工的主体性、参与性,反对把员工仅仅看作生产的”工具“,而是强调人是有多重需求的”社会人“。按照亚伯拉罕·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组成,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中可以看出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更高级。
        因此,企业在不断提高员工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员工的安全需要。据统计,有80%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为造成的,因此,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1.强化安全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目前,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企业的安全工作放在次要,甚至放到可有可无的地位。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通过企业各级、各部门的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而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使员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特别是企业的管理者如果具有很高的安全文化素质,就可以把自己倡导的安全价值观的信念和行为方式,通过言传身教播种到每一名员工的心里,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2.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水平。(1 )企业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每位员工每年有固定的集中专业培训(其中包括安全知识讲座)。培训合格者,才可以上岗工作,培训不合格者,禁止上岗工作,同时,考核成绩和绩效挂钩。通过这种培训将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规程系统化、完整化地教授给员工,让安全生产的意识伴随员工工作的始终。(2)企业给每位员工发一本安全手册,除了有关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外,还有一些安全标语、安全警句之类的短小精悍的话,目的是让员工阅读之中,将安全生产牢记心中,时刻警醒自己的安全行为。
        3.建立严格的安全保障制度。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种主要方法和手段。但是,原来的安全制度不够科学、不能得到员工的积极配合,导致许多制度流于形式,或者根本就无法得到贯彻落实。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检查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操作制度、处理制度等)要体现人本思想,充分反映员工的实际需求,才能得到员工的积极响应,才能使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4.重视激励作用。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文化现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面。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用,但不免单一且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评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四、结束语
        企业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全过程中同步进行的子系统功能,而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在建设安全文化的过程中,应坚持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灵魂;把“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精髓;把“以人为本”作为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作为安全文化的制度保障。同时,把先进的设备、标准的作业环境作为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有特色的、一流的企业安全文化,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张廷竹,吴春江.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应做好四个“把关”[J].浙江化工,2006.
        [2]陈国华,张文海,狄建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化工环保,2003.
        [3]王兵.加强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4]高有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