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某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安全应急预案专项方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19年09月27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方针,然而无论预防工作如何周密,其事故和灾害总是难以根本杜绝。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付紧急情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和第六十九条的规定,特制定锦汇城一期二标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与急救的组织和准备工作之预备方案。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名称:锦汇城一期二标段工程,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建筑面积89500m2,13#、14#、15#楼为高层公寓(地下2层,地上32层建筑总高99.100米,为全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列》(国务院令493号)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

4、《四川省安全生产条列》(省政府令第216号)

5、锦汇城一期二标段设计施工图

6、本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三、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总指挥:张利成 

电话:13880178800

 

 

 

 

王开明

1

3

0

6

0

0

8

5

2

3

1

刘继丰

1

5

1

0

8

2

7

4

1

1

0

1

5

1

0

8

4

8

4

6

2

5

1

8

7

8

2

2

7

2

2

5

8

副总指挥:王从能

电话:13228196036

 

救援小组成员

周志刚

1

6

8

8

0

4

9

1

3

7

2

 

 

 

 

 

 

 

 

 

 

 

 

 


应急救援人员:以施工现场防讯救援队员为主,根据需要增加配套工种人员。

应急救援器材及布置一览表附后。

四、应急救援措施的一般程序和措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应急救援的基本方针,应急救援的目的是为了救人以及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和防止损失和人员伤亡进一步扩大。我司积极组织技术部门编制、修订、评审塔吊应急救援预案。配合应急救援小组对该预案进行演练,在演练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订,以使预案达到完善、实用。针对项目部承担任务的情况,施工现场可能发生危害性大和后果严重的事故有:塔机倒塌、脚手架倒塌、基坑垮塌、支模架大面积垮塌,以及火灾事故、触电事故、物体打击和高处坠落事故、食物中毒等。以地下室及深基坑作业和主体的全部施工过程为整个工程事故预防的重点区域。

重大事故发生后,在事故现场的主要负责人应按以下程序迅速开展紧急救援组织工作:

(一)迅速组织救援人员赶赴出事点进行分工,组成救援指挥小组。

(二)紧急疏散事故发生危险区域的人员,设备警戒线。

(三)切断事故点电源、气源等危险源。

(四)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单位。

(五)安排救援所需照明及器材就位。

(六)对事故可能进一步扩大的危险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七)尽快研究救援方案并实施救援。

(八)自身无能力救援和无能力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时,应立即向当地“119”求救;有人员伤亡时通知“120”急救人员。

(九)上级领导及有关人员到现场后,立即组成现场临时抢险指挥小组,研究现场救援方案的可行性,或另外确定更安全有效的救援方案,并实施救援。

(十)对第一现场用拍照、摄像、书面记录等方法取证,并妥善保管有关物证。

(十一)制定善后处理方案。

五、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的原则是:动作迅速、方法正确、安全可靠。

  • 塔机倒塌事故预防措施

1、加强塔机的安装和拆卸管理

从近几年报道的塔机事故情况分析可知,塔机拆装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占到了塔机事故的较大比重,因此做好塔机拆装环节的管理亦是确保塔机安全的关键。

2、认真办理拆装申报手续。

塔机拆装前,使用单位应按规定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进行申报,提供规定的申报资料,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拆装。

3、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拆装队伍。

使用单位进行塔机拆装工作,必须选择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队伍承担,不得委托未取得相应专业拆装资质的单位进行塔机拆装工作。

4、认真编制拆装方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进行塔机拆装前拆装单位必须编制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拆装施工方案,要将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基础施工、塔机安装、安全措施等内容写入方案且审核批准签署齐全,并报委托单位批准后执行。塔机拆装作业前拆装单位应认真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且要办理安全技术交底确认手续。

5、严格按拆装程序拆装。

进行拆装作业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型号规格塔机的具体要求,严格按拆装程序作业,以防造成事故。

6、做好拆装设备的选用。

塔机拆装前,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最大结构件重量、安装高度等选择相应的起重设备。

7、做好拆装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

设立警戒标志,设置安全标语,配备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工作。

8、及时办理验收手续和准用证。

塔机安装完成后,必须及时请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现场验收,颁发《准用证》。

9、记录好拆装档案。

使用单位要将塔机的拆装技术资料按规定整理记入设备管理档案。

10、加强塔机的使用管理

使用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在用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

11、建立塔机单位技术档案。

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是全面记录设备运转、保养、维修、油品更换、操作人员异动及主要备品、备件更换情况的有效手段,使用单位应对每台塔机建立一个技术档案,将上述内容及时记录进去。

12、坚持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安全操作、指挥。

塔机的操作和指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严禁非操作人员、非专业指挥人员和无证人员上岗作业。此条是使用环节最关键和根本的条件。

13、加强塔机运行记录管理。

塔机操作人员要认真做好设备运行记录的填写,确保填写信息及时、真实、准确。

14、加强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

塔机操作人员要按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认真对塔机进行日常检查,要全面细致检查,重点部位、重要装置,要认真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 严格执行维护保养制度,做好塔机的维修保养工作。

要坚持定期保养制度和定项检修制度,坚持按维修、保养规程对塔机进行维修和保养,使设备不拖保失修。

16、严格按照塔机使用说明书标明的参数进行作业,严禁超限、超载使用。

17、认真执行国家和行业等政府主管部门关于淘汰更新该类设备,凡国家和各级政府明令淘汰的各种塔机必须停止使用。

  1. 经常检查塔机力矩限制器等安全装置有否有效。
  2. 加强对塔机操作、指挥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设备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保证塔机使用、拆装及管理安全的最基础的措施及治本措施。由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用工形式的多样化,特别是农民工和劳务工的大量涌现,其技术素质和安全技能参差不齐,普遍偏低,因此,教育培训的矛盾就显得更为突出,且更为紧迫。

20、要重点进行安全法规、相关标准规范、塔机管理制度、塔机拆装工艺、塔机操作规程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结合典型拆装案例、典型事故案例、典型塔机的使用操作进行培训。

(二)塔机倒塌事故的应急救援

发生塔机倒塌、拆臂等重大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的一般程序开展救援工作。并根据事故情况,现场条件迅速制定有针对性的救援措施。通常应有以下措施:

(1)第一时间通知119、120和安全监督站。

(2)组织抢险队进行抢险、营救,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

(3)救援设备和器材已到位,包括:起重设备、吊索、铁丝、架料、切割设备、消防设备、工具、防护用品等。

(4)救援工作首先应抢救受伤人员,但必须保证救援人员自身的安全。未被埋压的伤员应先救出事故点并立即送医院救治。救援被埋压的人员,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制定救援措施。一般应先对救援点的不稳定物件进行支撑、固定或清除,防止伤害救援人员,然后救援人员(佩带防护用品)进入救援部位,在起重设备的配合下,清除被埋人员上面的物件,救出被埋人员。

(5)在起重设备配合下拆除事故塔机等物、构件,拆除过程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制定拆除方案。拆除工作由专业人员人进行。

(6)抢险过程需要破坏事故现场的,应当做出书面记录及音像资料,妥善保管有关证物。

(三)脚手架、支模架倒(垮)塌事故的预防措施

1、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尤其是要提高各级人员对脚手架安全的认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脚手架的设计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对脚手架工艺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脚手架搭设不规范、不稳固,在施工过程就容易发生倒塌和重大伤亡事故。脚手架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并每年接受规定学时的安全培训。《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施工队伍自身要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杜绝违章作业。不仅脚手架作业施工人员,企业一线岗位操作工,技术管理人员和安全专业管理人员,也必须加强对脚手架知识、脚手架事故案例的学习、教育和培训请有关专业人员讲课,尽可能避免“外行管内行”的现象。
    2、必须严格执行脚手架作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无论是脚手架的作业层防护、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水平杆,还是脚手架的拆除,都必须严格按照脚手架作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容不得图省事、想当然、凭经验和偷工减料。
    3、加强对脚手架构配件材质的检查,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使用。脚手架检查、验收应根据技术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
    4、制定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要重视和严格对施工方案的审批,方案必须由具有相应的审批资格的人员审批;要加强作业前的施工作业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现场的施工环境、施工方法及人员配备等情况进行编制,按照标准、规范的规定,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并认真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也不能停留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我层次上,必须通过相关人员深入分析和评估后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同时要严格执行变更手续,要不断补充和完善识别和评价的内容,努力提高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水平,制定更全面的安全防范措施,并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安全。
    5、加强危险与安全检查可操作性的研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将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工作及应负的负责加以明确的规定。单单有制度是不够的,更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职责分工,加强危险与安全检查可操作性的研究,将安全检查、检查到位很好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脚手架必须定期检查,大风、大雨、雪后应进行全面检查,如有松动、折裂或倾斜等情况,应及时坚固或更换;在作业过程中,若发现脚手架立杆沉陷或悬空、联接松动、架子歪斜变形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待问题处理并经重新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脚手架安全检查要把住脚手架“十道关”:材质关、尺寸关、铺板关、护栏关、连结关、承重关、上下关、雷电关、挑梁关、检验关。要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并经常进行随机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按照“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及时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四)脚手架、支模架倒(垮)塌事故的应急救援

若施工现场发生脚手架或支模架的倒(垮)塌事故后,应按照应急救援的一般程序开展救援工作,同时根据此类事故的特点和情况,采取以下救援措施及方法:

(1)迅速疏散事故现场人员离开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范围,并派专人警戒。查看架上架下有无受伤人员,事故是否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组织有关人员在事故地点尽快研究出救援及排险方案,在现场救援指挥小组的指挥下开展救援排险工作。对自身无力进行的法庭援必须立即向“119”求救。

(3)对可能继续发生倒(垮)塌的部位采取拉、支、顶、垫等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如有人员受伤,首先应抢救容易救出的伤员(指对救援人员自身无危险的部位),同时通知“120”急救中心送医院救治。抢救被埋压伤员和对救援人员自身有危险的部位的伤员,应在保证救援人员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救援,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采取安全、可行的抢救方法。

(5)援救作业人员应佩带防护用品进行排险作业。排险工作应从上到下,从面到里进行。在拆除垮塌物件过程中,设专人观察和指挥,防止拆除过程中继续发生垮塌,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对危险部位应采取拉、支、顶、垫等措施后,作业人员方可进行排险作业。

(6)对抢险过程中破坏了的事故现场,应做好书面记录。

(五)基坑垮塌事故的预防措施

1、选择适合的基坑坑壁形式

基坑施工前,首先应按照规范的要求,依据基坑坑壁破坏后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确定基坑坑壁的等级,然后根据坑壁安全等级、基坑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施工作业设备和施工季节的条件等因素选择坑壁的形式。

当坑基顶部无重要建(构)筑物,场地有放坡条件且基坑深度≤10m时,可以优先采用坡率法。采用坡率法时,关键是要确定正确的坡率允许值。一般坑壁的坡率允许值可按工程类比的原则并结合已有稳定边坡的坡率值分析确定。如:土质均匀良好的硬塑粘性土,当坡高小于5m时,坡率允许值可确定为:1:1.00~1:1.25。若坑壁土质较软或基坑顶部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坡率允许值还必须采用圆弧滑动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确定。当施工场地不能满足设计坡率值的要求时,应对坑壁采取支护措施。选择支护结构,首先要确定基坑坑壁的安全等级。按照规范的要求,坑壁的安全等级按其损坏后可能造成的破坏后果的严重性、坑壁类型和基坑深度等因素,确定为一、二、三级。坑壁安全等级一、二级适合采用挖孔灌注桩护壁,坑壁安全等级二、三级适合采用土钉墙护壁。

2、加强对土方开挖的监控基坑土方一般采用机械挖法,开挖前,应根据基坑坑壁形式、降排水要求等制定开挖方案,并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开挖时,应有技术人员在场,对开挖深度、坑壁坡度进行监控,防止超挖。对采用土钉墙支护的基坑,土方开挖深度应严格控制,不得在上一段土钉墙护壁未施工完毕前开挖下一段土方。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层高不宜超过1m。对采用自然放坡的基坑,坑壁坡度是监控的重点,

当出现基坑实际深度大于设计深度时,应及时调整坑顶开挖线,保证坑壁坡率满足要求。

 3、加强对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的监督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内部支护结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是保证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质量检验的对象包括支护结构所用材料和支护结构本身。对支护结构原材料及半成品应遵照有关施工验收标准进行检验,主要内容有:

(1)材料出厂合格证检查;

(2)材料现场抽检;

(3)锚杆浆体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强度等级检验。对支护结构本身的检验要根据支护结构的形式选择,如土钉墙应对土钉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对混凝土灌注应检测桩身完整性等。

 4、加强对地表水的控制在基坑施工产前,应摸清基坑周边的管网情况,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管网造成损害,出现爆或渗漏。同时为减少地表水渗入坑壁土体,基坑顶部四周应用混凝土封闭,施工现场内应设地表排水系统,对雨水、施工用水、从降水井中抽出的地下水等进行有组织排放,对坑边的积水坑、降水沉砂池应做防水处理,防止出现渗漏。对采用支护结构的坑壁应设置泄水孔,保证护壁内侧土体内水压力能及时消除,减少土体含水率,也便于观察基坑周边土体内地表水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泄水孔外倾坡度不宜小于5%,间距宜为2~3m,并宜按梅花形布置。

 5、搞好支护结构的现场监测支护结构的监测是防止支护结构发生坍塌的重要手段。在支护结构设计时应提出监测要求,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经设计、监理认可后实施。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目的、监测项目、测试方法、测点布置、监测周期、监测项目报警值、信息反馈制度和现场原始状态资料记录等内容。监测项目的内容有:基坑顶部水下位移和垂直位移、基坑顶部建(构)筑物变形等。监测项目的选择应考虑基坑的安全等级、支护结构变形控制要求、地质和支护结构的特点。监测方案可根据设计要求、护壁稳定性、周边环境和施工进程等因素确定。监 测单位应定期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通报监测情况,当监测值超过报警值时应立即通知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六)基坑垮塌事故的应急救援

施工现场若发生基坑垮塌事故后,按照事故救援的一般程序开展救援工作,并根据此类事故的特点,应按以下救援方法和措施开展救援。

(1)当事故发生后,现场主要负责人及救援领导小组人员必须迅速赶到出事点并立即开展工作,同时将事故情况报告上级领导。

(2)迅速了解事故并判断事故性质:

a、有无人员被埋;

b、有无垮塌继续扩大的趋势;

c、垮塌对周边建筑物有无危害。

根据情况分析立即制定救持和排险方案。

(3)对无人员伤亡和对建筑物无影响的垮塌,救援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垮塌进一步发生。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会同有关技术人员制定预防措施和排险措施并组织实施。

(4)若因垮塌造成人员伤亡,应同时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立即扒土,抢救伤员并密切注意伤员情况,防止二次受伤;另一方面对伤员上部土体,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必须对有继续垮塌危险的部位采取清除、支撑或开挖等措施排除危险,防止因二次垮塌伤及抢救者或加重事故后果。然后采取人工加机械作业相结合的方法去除埋压物,救出被埋人员。通常,如发生此类事故,施工现场难以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和救援设备,在此种情况下,应迅速向“119”求救。

(5)如果垮塌事故如对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有危害,首先应疏散建筑物内的人员,在危险区域设备警戒线,然后组织技术人员制定并实施防止房屋垮塌的技术措施。如对疏散建筑物内的居民有阻力,应请辖区政府和派出所出面协调。在建筑物的危险未排除前,对疏散出的居民应作出临时安顿。

(七)施工现场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1、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要求,项目部应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经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审核和公司安全生产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2、临时用电线路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的TN-S配电系统配电。

3、项目部必须配备专职管理临时用电人员,并持证上岗。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用电知识教育。

4、临时用电线路必须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必须保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用电设备,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所控制设备距离不宜超过3.0m。

5、所选用漏电保护器的功率参数必须与机械设备电荷相匹配: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6、配电箱、开关箱必须采用省建设厅备案生产单位生产的标准箱,并应有防雨设施。配电箱有门,并可上锁。维修时配电箱应标注“有人检修、禁止合闸”并有专人对(总)配电箱进行看护。

7、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开关箱靠近负荷的一侧,且不得用于启动电器设备的操作。

8、现场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做保护接零。碘钨灯及金属卤化物灯具的安装高度宜在3.0m以上,室外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5m。

9、配电线路采用地下埋设时应用五芯电缆;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

10、机具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11、非专职电工不得擅自操作接用电、电线和设施。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