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某修井队“2·28”起重伤害事故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1月10日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
  因此,要对设备配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落实到操作岗位。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施工现场具有指导意义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特殊施工作业的操作规程。不断完善各类吊装用钢丝绳套的使用规范和吊装作业管理规定,制定完善的考核管理办法,加强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强化各项HSE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生产过程组织不合理,监督不到位。
  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施工作业现场派驻安全监督的管理要求,加强施工作业的监督和监护力度。所有井队起步时,监理必须到位。钻井和外甩大修队必须住井监督,区域内的大、小修作业队进行巡井监督。所有起步的作业队,必须做到:一是先落实策划是否合格。分公司、项目部确认作业队策划,公司检查落实分公司、项目部的策划。二是开钻前必须进行验收。小修由分公司验收,大修、钻井由公司验收,国外队伍由项目部验收。春季开工前,基层主要管理人员要组织所有员工对作业流程进行示范,各级生产、安全、装备部门开工验收时要验证其落实情况,并对验收负责。
  (三)设备设施存在缺陷,没有真正实现本质安全管理。
  因此,要加强全过程控制,从施工设计开始,到施工和完井的整个过程,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建立完善的设备本质化安全评价机制。从设备的采购、大修、改造等环节开始,就要严把设备的本质化安全关。同时,要排出重点要害部位和重点要害工序、点、项,基层主要管理人员每天进行检查,并明确检查标准和管理责任。对目前在用的所有RCCYG-24方高架油箱,由供应厂商提供整改方案,经审核后进行整改。并将施工现场现有的吊装绳套全部更换为标准绳套。
  (四)员工安全意识不强,风险管理不到位。培训和管理工作跟不上发展的要求,队伍的整体素质未得到保障。
  因此,要强化现场施工作业的风险评价工作,不断提高员工风险识别和评价能力。深入开展风险识别与控制活动,使风险识别、评价与控制工作成为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成为班组、基层队以及各级管理部门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做到“四不作业”,即没有进行风险识别不作业,没有操作规程不作业,出现异常情况不作业,情况不明不作业。坚持班前安全讲话制度,吊装等特殊作业必须在施工作业前召开专门会议,制订详细的控制措施,指定吊装指挥,并将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同时,施工作业前,必须向相关方告知安全管理要求。
  (五)对外部市场的安全管理重视不够。
  因此,应进一步强化对外部市场的HSE管理工作。随着外部市场的不开拓和施工队伍的不断扩大,HSE管理工作需进一步强化,使外部市场的HSE管理工作处于受控的状态。到外部市场检查、督导工作的机关管理人员要提交所到区域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情况的报告。新编队伍,新人员、新设备、新技术单位的组建,公司各部门应重点支持并予以指导,从人员、设备、制度、技术、供应等方面提供保障。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