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人体静电放电引起爆炸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1月11日

 [案情介绍]

     1987年11月30日,一辆东风140型槽车在一个油库装0号柴油。在装油的过程中司机爬到槽罐车顶部想观察一下柴油在储油罐内装到什么位置,就在这时发生了爆炸。爆炸的气浪将司机掀到地上,脸部和手部烧伤,身上的衣服也着了火。幸亏抢救及时没有酿成大祸。

[事故原因分析]

    事后对事故的调查,现场没有任何违章行为,周围也没有明火作业。柴油的性能又比较稳定,爆炸是如何引起的呢?后来请教了专家,专家调查后找出了原因:一是这辆车在此前装过汽油,汽油卸完后接着装柴油,汽油的残留物形成蒸气挥发与空气混合成可燃气体,聚集在槽车的顶部;二是这位司机身着羽绒服,内穿毛衣,下身的裤子是化纤料制成的,里面穿的是尼龙裤。就是说,在这位司机身上,不同质地的衣料使静电积聚已达到了一定的数量,爬上槽罐的顶部看油位时,静电放电发生在他身上,点燃了汽油与空气的混合体,爆炸由此而引发。

[案例评议]

    这是又一例静电引发的事故,发生在人体衣服上的静电放火。据了解,由于作业人员行动时身上带静电引起的事故还不在少数。预防的办法是在油罐作业时,人应当远高作业现场,必不可少时,作业人员要着防护服。

    汽车运输易燃液体时,由于象苯、汽油等的电阻率都比较大,在摩擦、震动的作用下极容易积聚静电。特别是罐车运输的汽油在罐装时速度较快,静电极易产生和积聚。因此这类槽(罐)车必须配备导除静电的装置。灌装管道应当用导电橡胶制成。灌装管要直接插到桶底或罐底。桶或罐要直接与地面接触,能让电荷泄漏,从而避免静电放电引发事故。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