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急性电光性眼炎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10月08日
电光性眼炎(electric ophthalmia)是眼部受紫外线照射所致的角膜结膜炎,故又称紫外线角膜结膜炎。是最常见的辐射性眼病。

【致病原因】

接触波长在200~300nm紫外线可引起角膜结膜炎。

1. 工业中常见于电焊、乙炔焊接、切割、碳弧灯和水银灯制版或摄影、检修高压电等作业,操作时未使用防护用具,常因电弧光引起,故称电光性眼炎。

2. 在高原、冰川、雪地、沙漠、海面作业人员,眼部受到大量反射紫外线的照射所致,如“雪盲”等。

3. 在医院中常因注视紫外线杀菌灯而引起角膜结膜炎。

【临床表现】

1. 有紫外线接触史。

2. 潜伏期:受紫外线照射的当时可无症状。一般在受照射后6~8h发病,最短为30min左右,最长不超过24h,常在当晚夜间或翌晨发病。

3. 眼部异物感、灼热感,并有剧痛、畏光、流泪和眼睑痉挛,有时有闪光幻视和视物不清楚。局部检查可见上、下眼睑及相邻的颜面部皮肤潮红,结膜充血或伴有球结膜水肿,瞳孔痉挛性缩小,角膜上皮脱落。荧光素染色阳性,放大镜或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呈细点状染色或有相互融合的片状染色。

4. 在受紫外线照射后24h内出现轻度眼部不适(眼干、眼胀、异物感及灼热感)或睑裂部球结膜轻度水肿或角膜上皮轻度水肿,而荧光素染色阴性,有上述任何一项表现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急救处理】

1. 暂时脱离紫外线作业。

2. 疼痛严重时给予0.25%~0.5%地卡因(不宜过多使用,以免影响上皮生长)或用1%贲妥卡因眼药水滴眼。亦可用针刺合谷、太阳、睛明、承泣等穴位以止痛。

3. 用抗生素眼药水、眼药膏滴眼,以预防感染。

4. 戴黑色遮光镜,冷敷,滴1:1000肾上腺素液,可使结膜血管收缩,减轻刺激症状。也有用人乳滴眼,可促进角膜上皮修复。

【预防】

1. 焊工与助手在工作时要戴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防护眼镜最好含有金属氧化物(铁、镉、钴、铈等)或有机染料融化在玻璃内制成,避免紫外线直射眼部。

2. 焊工操作时使用防护屏障,防止其他工种的工人受紫外线照射。

3. 电焊车间的墙壁、天花板要涂以能吸收紫外线的涂料和氧化锌、氧化铁等油性涂料。

4. 在高山、雪地或航海作业时亦应戴防护眼镜。

5. 对接触紫外线作业人员,尤其是电焊作业人员应作就业前眼部详细检查。工作后每3~5年定期检查一次。

6. 患活动性角膜疾病为职业禁忌证。

【预后及劳动能力鉴定】

电光性眼炎一般在24h内症状随着角膜新生上皮的生长而减轻,多数病例在2~3d后可痊愈,但亦有迁延较久而遗留角膜混浊者。

患急性电光性眼炎者应脱离接触紫外线或休息1~2d,重者可适当延长休息时间(不超过7d)。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