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二氯乙烷中毒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10月08日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是由于短期内吸入高浓度二氯乙烷蒸气或偶因皮肤吸收后引起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伴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可有肝、肾损害。二氯乙烷可用作脂肪、橡胶等溶剂;粮仓熏蒸剂,或制造氯乙烯等。可经呼吸道、皮肤、胃肠道吸收。吸入蒸气时,首先表现为粘膜刺激症,头痛、嗜睡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意识障碍、抽搐等。一般人在0.3~0.6g/立方米空气下2~3小时可发生中毒;16.8g/立方米时则危及生命。口服二氯乙烷中毒以肝、胃病变为主。除个别重症病例没及时抢救而猝死,一般均可很快恢复健康,极少数重症中毒者可留有后遗症。

【临床诊断要点】

一、有确切的二氯乙烷接触史;

二、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

三、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四、分级标准:

(一)观察对象

接触1,2-二氯乙烷后,出现头晕、头痛、烦燥、乏力等症,可伴有流泪、流涕、咽痛、咳嗽等粘膜刺激症状。

(二)轻度中毒

上述症状较重,患者有步态蹒跚、嗜睡、意识模糊、朦胧或一过性晕厥;尚可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或有轻度肝、肾损害。

(三)重度中毒

中度至重度意识障碍,如出现谵妄状态、昏迷等;可伴有肝、肾损害。

【伤残等级与劳动能力丧失程度评定】

一、意识障碍:

参见一氧化碳中毒有关内容。

二、肝脏功能损害:

参见铅中毒有关内容。

三、肾脏损害:

参见汞中毒有关内容。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