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重点控制理论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4月13日

 现代工业生产十分复杂,其中的安全问题太多,需要控制的对象也十分多,全面控制还是重点控制历来就有不同意见。现今比较普遍实用的是重点控制的方式,即依不同控制管理层次控制不同的重点对象,以适配其控制能力。国家一级有国家一级控制的重点,省一级有省一级的控制重点,企业则一般全面管制,但也依重点采取不同的控制政策。所谓重点可作出不同的解释和分类。有的依职能分类,分别控制其中一类作为重点,如欧美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负责法规制定、执法检查。有的依行业划分,如日本执行重点行业对策,挑选劳动灾害发生率高的或潜在危险性大的19个行业为重点控制对象。在我国也有如此划分的意思,如国家科委“八五”的科技攻关计划中首次列上劳动安全关键技术,将易燃易爆有毒危险的辨识控制技术列为重点攻关内容。这种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源主要是指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因为这些行业一旦发生事故确实比其他行业吓人。

  但是依行业或依危险源的危险性质来分列重点也不尽合理,如是又有主张依危险程度不同划分重点控制对象,因此又出现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即通过一些辨识评价技术确定不同的危险等级,然后对号入座,分属不同的控制层次,达到某个数量级或某种危险程度者即为重大危险源。

  重点控制理论认为:

  (1)控制重点就能控制大局;

  (2)分列重点就可与控制能力适配;

  (3)各有重点就可实行分工合作,有利于全面控制。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