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1月26日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公共安全,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和《贵州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安全管理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结合本公司实际,修订本制度。
第二条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和民爆物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三条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全部或者局部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公司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 公司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工作的责任主体,各部门是本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其负责人对本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做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五条 各部门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随时发现,及时治理”的原则,部门能解决的立即整治,部门不能解决的,应查明原因,说明隐患基本情况及危害程度,书面报告公司主管部门,由公司核实后进行处理。在治理中做到责任到人,职责明确,确保隐患整改达到预期效果。
第六条 公司根据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保障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投入。
第七条 隐患检查分为经常性检查、专项检查、监督性检查。
1、经常性检查是指对日查。检查的形式为岗位检查、巡逻检查。岗位检查的重点是作业环境和操作情况。巡逻检查的重点是各类“三违”现象;各类危险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设备、设施及仓储建筑物和现场环境的安全状况等。
2、专项检查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或气候特点,有针对性的针对某种设备、设施及专项工作进行的检查。在日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及极端天气多发季节时的检查。
3、监督性检查由公司安全领导小组不定时对部门、岗位的检查或抽查。
第八条 隐患排查内容包括:设备、设施、环境存在的隐患;人的安全意识存在的隐患;有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规章、规程落实情况;安全管理的隐患;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
第九条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把隐患排查与隐患治理和排除相结合;二是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相结合,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三是与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常态化相结合,杜绝三违行为;四是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相结合,随时抽查,加强督促指导;五是与强化安全标准化建设和现场管理、技术进步相结合,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第十条 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障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止作业,待采取相应措施之后,再继续作业;危货车辆必须排除隐患,严禁安排有隐患的车辆承运作业,带病行驶。
第十一条 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及时排除。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有高温、冰冻、大雨、暴雨等恶劣天气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是否存在隐患,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因自然灾害危及库区或车辆运行安全。
第十二条 对一时难以完成整改的较大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方案,方案内容包括:治理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部门对重大隐患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隐患,要及时采取必要的临时安全措施,并立即上报公司负责人,召开办公会研究解决。
第十三条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如实记录每次排查及治理情况。每月按时报送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月报表。危货车队同时向县运管理部门上报。
第十四条 实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认真或在限期内未完成整治目标的,或因隐患而造成事故的,严肃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五条 对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隐患治理及时彻底,无重大隐患和事故的单位,年终经评选,部门授予“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员工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凡此项工作开展不力的部门,其主要负责人不得授予各类荣誉称号。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