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摩托车操纵稳定性术语 坐标系和运动

标 准 号: GB/T 15028.1-1994
替代情况: 替代 $False$
发布单位: 国家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 机械电子工业部兵器标准化研究所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
更新日期: 2008年03月07日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两轮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的坐标系和运动的专用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两轮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其他摩托车亦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B/T 5359.3 摩托车术语及定义 车辆质量

3 坐标系 axis systems

3.1 地面固定坐标系 earth fixed axis system(X,Y,Z)
固定在地面上的右旋直角坐标系。X、Y轴在水平面内,Z轴垂直向上。车辆的运动轨迹在地面固定坐标系中描述。
3.2 车辆坐标系 vehicle axis system(x',y',z')
固联在车辆上的右旋直角坐标系。当车辆在水平路面上直线行驶时,x'轴始终水平地指向车辆前进的方向且平行于车辆纵向平面,y'轴指向驾驶员的左边,z'轴垂直向上,坐标系的原点在车辆的质心上。
3.3 车辆-驾驶员坐标系 vehicle-rider combination axis system(x'res,y'res,z'res
固联在车辆-驾驶员系统上的右旋直角坐标系。当车辆在水平路面上直线行驶时,x'res轴始终水平地指向车辆前进的方向且平行于车辆纵向平面,y'res轴指向驾驶员的左边,z'res轴垂直向上,坐标系的原点在车辆-驾驶员系统的质心上。
3.4 水平坐标系 horizontal axis systems
3.4.1 车辆水平坐标系 horizontal vehicle axis system(x,y,z)
此坐标系是右旋直角坐标系。它的原点在车辆的质心上且随车体运动,x-y平面始终与地面固定坐标系的X-Y平面平行,x轴是车辆坐标系的x'轴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且指向车辆前进的方向,y轴指向驾驶员的左边,z轴与地面固定坐标系的Z轴平行且垂直向上。
3.4.2 轮胎水平坐标系 horizontal tyre axis system(xt,yt,zt
此坐标系是右旋直角坐标系。它的原点在轮胎印迹理论中心上,xt轴是车轮平面与路面平面的交线且指向前方,zt轴垂直于路面平面,方向垂直向上,yt轴在路面平面上。
用下角f和r来区别前、后轮胎的水平坐标系。
3.5 部件坐标系 assembly axis system
部件的坐标系都是右旋直角坐标系。它们的原点分别在部件的质心上。
3.5.1 方向操纵系统坐标系 steering assembly asis system(x'fu y'fu z'fu
此坐标系是方向操纵系统的坐标系。z'fu轴平行于方向把立管轴线,方向向上,x'fu轴平行前轮的车轮平面且指向前方。
注:方向操纵系统包括方向把操纵总成、前减振器总成、前轮总成和前挡泥板,以及安装在方向把上的各类附件,如前照灯、窥视镜等。
3.5.2 方向操纵系统簧上固定坐标系 steering assembly sprung part fixed axis system (x'f,y'f,z'f
此坐标系是部件坐标系。适用于方向操纵系统的簧上部分,坐标系各轴与方向操纵系统坐标系的各轴平行且方向相同。
3.5.3 车身固联坐标系 body fixed axis system(xru,yru,zru
此坐标系是车体的水平坐标系(不包括方向操纵系统)。xru轴水平地指向车辆前进的方向且平行于车辆纵向平面,zru轴垂直向上。
注:整个摩托车除方向操纵系统以外的所有部分总称为车体。
3.5.4 车身簧上固联坐标系 body sprung part fixed axis system(xr,yr,zr)
此坐标系是水平面部件坐标系。适用于车身簧上部分(不包括方向操纵系统)。坐标系的各轴与车身固联坐标系的各轴平行且方向相同。
3.6 车辆纵向平面 vehicle longitudinal plane 
通过方向把立管轴线且平行于后轮的车轮平面的平面。
3.7 印迹轴线 ground contact axis
3.7.1 理论印迹轴线 conventional ground contact axis(xgo
通过前、后轮胎印迹理论中心的轴线,方向指向车辆前进的方向。
3.7.2 几何印迹轴线 geometrical ground contact axis (xgg
通过前、后轮胎印迹几何中心的轴线,方向指向车辆前进的方向。
3.7.3 有效印迹轴线 effective ground contact axis (xge
通过前、后轮胎印迹有效中心的轴线,方向指向车辆前进的方向。
3.8 车辆方位角 angular orientation of the vehicle
车辆坐标系(x',y',z')相对于地面固定坐标系(X,Y,Z)的方位由横摆角(φ)、纵倾角(θ)、侧倾角(φ)三个角位移表示。角度从两个坐标系重合时算起。
3.9 侧倾 rolling (banking)
车辆-驾驶员系统相对于x'轴或x'res轴的角位移。侧倾也可以是相对于xgo、xgg或xge轴的角位移,在这种情况下,则分别称为理论侧倾、几何侧倾或有效侧倾。
3.10 纵倾 pitching
车辆-驾驶员系统相对于y'轴或y'res轴的角位移。
3.11 横摆(侧偏) yawing
车辆-驾驶员系统相对于z'轴或z'res轴的角位移。

4 车辆质量和质心位置 vehicle masses and positions of centre of gravity

4.1 车辆质量 vehicle mass
按GB/T 5359.3的规定。
4.2 簧上质量 sprung mass
悬架支承的质量。且根据车辆结构加上传动轴、传动链、悬架、制动和方向操纵系统等作用于簧上的那部分质量。
4.3 簧下质量 unsprung mass
车辆质量与簧上质量之差。
4.4 质量分布率 mass distribution ratio
在规定载荷状况下,前、后轮轮载质量占车辆质量的百分比。

5 转动惯量 moments of inertia

5.1 转动惯量 moments of inertia
相对于通过车辆、零件或部件质心的坐标轴的转动惯量。转动惯量表示为Ix'x'、Iy'y'和Iz'z'
5.2 惯性积 product of inertia
一般情况下,惯性积定义为Iz'z'。如果是相对于其它轴而不是x'轴和z'轴,则应明确规定,下角也应相应改变。

6 运动变量 motion variables

6.1 纵倾角 pitch angle (θ)
xr轴与X-Y平面之间的夹角。面对Y轴的正方向看,xr轴相对于Y轴的角位移是顺时针方向,则纵倾角为正。
6.2 横摆角 raw angle(φ)
xru轴在路面平面上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面对Z轴的正方向看,xru路面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Z轴的角位移是顺时针方向的,则横摆角为正。
6.3 行程角 course angle(υ)
车辆水平速度与X轴的夹角。面对Z轴的正方向看,水平速度在路面平面的投影相对于Z轴的角位移是顺时针方向的,则行程角为正。
6.4 车辆侧偏角 vehicle sideslip angle(β)
车辆水平速度与X轴的夹角。
6.5 侧倾角 roll(bank)angle(φ)
x'-z'平面与x-z平面的夹角。驾驶员在行驶状况时看是顺时针侧倾的,则侧倾角为正。此外,分别通过xgo、xgg、xge轴和车辆质心的平面与Z轴的夹角,定义为一般侧倾角(φgo)、几何侧倾角(φgg)、有效侧倾角(φge)。
6.6 合成侧倾角 resultant roll angles
分别通过xgo、xgg、xge轴和车辆-驾驶员系统质心的平面与Z轴的夹角,定义为理论合成侧倾角(φgo,res)、几何合成侧倾角(φgg,res)、有效合成侧倾角(φge,res)。
6.7 质心速度 speed of the centre of gravity (
零、部件或车辆质心的速度。
6.8 车辆水平速度 horizontal vehicle speed(h
车体质心速度的水平分量。
6.9 车辆速度 vehicle velocity(υ)
车辆上的某点相对于地面固定坐标系的运动速度。下面这些量是速度矢量在车辆坐标系(x',y',z')各轴方向上的分量。
6.9.1 纵向速度 longitudinal velocity(υx'
车辆上某点速度矢量在x'轴方向上的分量。
6.9.2 横向速度 side velocity(υy'
车辆上某点速度矢量在y'轴方向上的分量。
6.9.3 法向速度 normal velocity(υz
车辆上某点速度矢量在z'轴方向上的分量。
6.9.4 前进速度 forward velocity(υx
车辆上某点速度矢量在平行于x轴方向上的分量。
6.9.5 侧向速度 lateral velocity(υy
车辆上某点速度矢量在平行于y轴方向上的分量。
6.9.6 垂直速度 vertical velocity(υz
车辆上某点速度矢量在平行于z轴方向上的分量。
6.9.7 侧倾角速度 roll(bank)velocity (φ)
车辆上某点相对于x'轴的角速度。相对于xgo,xgg,xge轴的角速度则分别定义为:一般侧倾角速度(φgo),几何侧倾角速度(φgg),有效侧倾角速度(φge)。
6.9.8 纵倾角速度 pitch velocity(θ)
车辆上某点相对于y'轴的角速度。
6.9.9 横摆角速度 yaw velocity(ψ)
车辆上某点相对于Z轴的角速度。
6.10 质心加速度 acceleration vector of the centre of gravity(
零、部件或车辆质心的加速度。
6.11 车辆加速度 vehicle acceleration(α)
车辆上某点相对于地面固定坐标系(X,Y,Z)运动的加速度。下面这些量是加速度矢量在车辆坐标系(x',y',z')各轴方向上的分量。
6.11.1 纵向加速度 longitudinal acceleration(α'x
车辆上某点的加速度矢量在x'轴方向上的分量。
6.11.2 横向加速度 side acceleration(α'y
车辆上某点的加速度矢量在y'轴方向上的分量。
6.11.3 法向加速度 normal acceleration (α'z
车辆上某点的加速度矢量在z'轴方向上的分量。
6.11.4 前进加速度 forward acceleration(αx
车辆上某点的加速度矢量在平行x轴方向上的分量。
6.11.5 侧向加速度 lateral acceleration (αy
车辆上某点的加速度矢量在平行y轴方向上的分量。
6.11.6 垂直加速度 vertical acceleration(αz
车辆上某点的加速度矢量在平行z轴方向上的分量。
6.11.7 向心加速度 centeripetal acceleration (c
车辆上某点的加速度矢量在与切线(运动轨迹上该点的切线)垂直且与路面平面平行方向上的分量。

7 力 forces

作用在车辆上的所有外力可以合成一个作用力(),该力可以分为下列三个分力
7.1 纵向力 longitudinal force(Fx'
作用力()在x'轴方向上的分量。
7.2 横向力 side force(Fy'
作用力()在y'轴方向上的分量。
7.3 法向力 normal force(Fz'
作用力()在z'轴方向上的分量。

8 力矩 moments

作用在车辆上的所有外力矩,可以合成一个合力矩(M)。该力矩可以分解为下列三个分力矩。
8.1 纵倾力矩 pitch moment (My'
使车辆相对于y'轴转动的力矩。面对y'轴的正方向看,车辆顺时针方向转动,则纵倾力矩为正。
8.2 横摆力矩 yaw moment(Mz'
使车辆相对于z'轴转动的力矩。面对z'轴的正方向看,车辆顺时针方向转动,则横摆力矩为正。
8.3 侧倾力矩 roll(bank)moment(Mx'
使车辆相对于x'轴转动的力矩。面对x'轴的正方向看,车辆顺时针方向转动,则侧倾力矩为正。此外,使车辆相对于xgo、xgg、xge轴转动的力矩,则分别定义为:一般侧倾力矩(Mxgo)、几何侧倾力矩(Mxgg)、有效侧倾力矩(Mxge)。面向相应轴的正方向看,车辆是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力矩为正。

附 录 A
中文索引(按汉语拼音排序)
(补充件)

B

部件坐标系……………………………………………………………………………3.5

C

侧倾……………………………………………………………………………………3.9
侧倾角φ………………………………………………………………………………6.5
侧倾角速度φ…………………………………………………………………………6.9.7
侧倾力矩 Mx'…………………………………………………………………………8.3
侧向加速度 ay……………………………………………………………………6.11.5
侧向速度 υy…………………………………………………………………………6.9.5
车辆-驾驶员坐标系 x'res,y'res,z'res………………………………………3.3
车辆侧偏角 β…………………………………………………………………………6.4
车辆方位角……………………………………………………………………………3.8
车辆加速度 α…………………………………………………………………………6.11
车辆水平速度 h……………………………………………………………………6.8
车辆水平坐标系 x,y,z…………………………………………………………3.4.1
车辆速度 υ……………………………………………………………………………6.9
车辆质量………………………………………………………………………………4.1
车辆质量和质心位置……………………………………………………………………4
车辆纵向平面…………………………………………………………………………3.6
车辆坐标系 x',y',z'…………………………………………………………3.2
车身固联坐标系 xru,yru,zru…………………………………………………3.5.3
车身簧上固联坐标系 xr,yr,zr…………………………………………………3.5.4
垂直加速度 αz……………………………………………………………………6.11.6
垂直速度 υz…………………………………………………………………………6.9.6

D

地面固定坐标系 X,Y,Z……………………………………………………………3.1

F

法向加速度 αz'…………………………………………………………………6.11.3
法向力 Fz'……………………………………………………………………………7.3
法向速度 υz'……………………………………………………………………6.9.3
方向操纵系统簧上固联坐标系 x'f,y'f,z'f……………………………3.5.2
方向操纵系统坐标系 x'fu,y'fu,z'fu……………………………………3.5.1

G

惯性积…………………………………………………………………………………5.2

H

合成侧倾角……………………………………………………………………………6.6
横摆……………………………………………………………………………………3.11
横摆角 ψ………………………………………………………………………………6.2
横摆角速度 ………………………………………………………………………6.9.9
横摆力矩 Mz'…………………………………………………………………………8.2
横向加速度 αy'…………………………………………………………………6.11.2
横向力 Fy'……………………………………………………………………………7.2
横向速度 υy'………………………………………………………………………6.9.2
簧上质量………………………………………………………………………………4.2
簧下质量………………………………………………………………………………4.3

J

几何印迹轴线 xgg…………………………………………………………………3.7.2

L

理论印迹轴线 xgo…………………………………………………………………3.7.1
力…………………………………………………………………………………………7
力矩………………………………………………………………………………………8
轮胎水平坐标系 xt,yt,zt………………………………………………………3.4.2

Q

前进加速度 αx……………………………………………………………………6.11.4
前进速度 υx………………………………………………………………………6.9.4

S

水平坐标系……………………………………………………………………………3.4

X

向心加速度 c……………………………………………………………………6.11.7
行程角 υ………………………………………………………………………………6.3

Y

印迹轴线………………………………………………………………………………3.7
有效印迹轴 xge……………………………………………………………………3.7.3
运动变量…………………………………………………………………………………6

Z

质量分布率……………………………………………………………………………4.4
质心加速度 ………………………………………………………………………6.10
质心速度 …………………………………………………………………………6.7
转动惯量………………………………………………………………………………5.1
纵倾…………………………………………………………………………………3.10
纵倾角 θ………………………………………………………………………………6.1
纵倾角速度 ………………………………………………………………………6.9.8
侧倾力矩 My'…………………………………………………………………………8.1
纵向加速度 αx'…………………………………………………………………6.11.1
纵向力 Fx'…………………………………………………………………………7.1
纵向速度 υx'………………………………………………………………………6.9.1
坐标系……………………………………………………………………………………3

附 录 B
英文索引
(补充件)

A

acceleration vector of the centre of gravity α……………………………6.10
angular orientation of the vehicle……………………………………………3.8
assembly axis systems……………………………………………………………3.5
axis systems……………………………………………………………………………3

B

body fixed axis system xru,yru,zru……………………………………………3.5.3
body sprung part fixed axis system xr,yr,zr………………………………3.5.4

C

centeripetal acceleration c………………………………………………6.11.7
conventional ground contact axis xgo………………………………………3.7.1
course angle υ……………………………………………………………………6.3

E

earth fixed axis system X,Y,Z…………………………………………………3.1
effective ground contact axis xge……………………………………………3.7.3

F

forces……………………………………………………………………………………7
forward acceleration αx………………………………………………………6.11.4
forward veloity υx………………………………………………………………6.9.4

G

geometrical ground contact axis xgg…………………………………………3.7.2
ground contact axis………………………………………………………………3.7

H

horizontal axis systems…………………………………………………………3.4
horizontal tyre axis system xt,yt,xt………………………………………3.4.2
horizontal vehicle axis system x,y,z………………………………………3.4.1
horizontal vehicle speed υh……………………………………………………6.8

L

lateral acceleration αy………………………………………………………6.11.5
lateral velocity υy……………………………………………………………6.9.5
longitudinal acceleration αx'……………………………………………6.11.1
longitudinal force Fx'…………………………………………………………7.1
longitudinal velocity υx'…………………………………………………6.9.1

M

mass distribution ratio…………………………………………………………4.4
moment of inertia…………………………………………………………………5.1
moments………………………………………………………………………………8
motion variables……………………………………………………………………6

N

normal acceleration αx'……………………………………………………6.11.3
normal force Fz'………………………………………………………………7.3
normal veloctiy υz'…………………………………………………………6.9.9

P

pitch angle θ……………………………………………………………………6.1
pitch moment My'………………………………………………………………8.1
pitch velocity ………………………………………………………………6.9.8
pitching…………………………………………………………………………3.10
product of inertia……………………………………………………………5.2

R

resultant roll angles…………………………………………………………6.6
roll angle(bank angle)φ………………………………………………………6.5
roll(bank)moment Mx'…………………………………………………………8.3
roll(bank)velocity…………………………………………………………6.9.7
rolling(banking)………………………………………………………………3.9

S

side acceleration αy'………………………………………………………6.11.2
side force Fy'……………………………………………………………………7.2
side velocity υy'……………………………………………………………6.9.2
speed of the centre of gravity ……………………………………………6.7
sprung mass…………………………………………………………………………4.2
steering assembly axis system x'fu,y'fu,z'fu…………………………3.5.1
steering assembly sprung part fixed axis system x'f,y'f,z'f……3.5.2

U

unsprund mass………………………………………………………………………4.3

V

vehicle acceleration α……………………………………………………………6.11
vehicle axis system x',y',z'………………………………………………3.2
vehicle longitudinal pland………………………………………………………3.6
vehicle mass…………………………………………………………………………4.1
vehicle masses and positions of centre of gravity…………………………4
vehicle sidelip angle β…………………………………………………………6.4
vehicle velocity υ………………………………………………………………6.9
vehicle-ride combination axis system x'res,y'res,z'res………………3.3
vertical acceleration αz………………………………………………………6.11.6
vertical velocity υz……………………………………………………………6.9.6

Y

yaw angle ψ…………………………………………………………………………6.2
yaw moment Mz'……………………………………………………………………8.2
yaw velocity ……………………………………………………………………6.9.9
yawing………………………………………………………………………………3.11

附 录 C
坐标系和角度定义的示图
(补充件)

X,Y,Z) ─地面固定坐标系;

ψ─行程角;

x,y,z) ─车辆水平坐标系;

φ─横摆角;

xgo ─理论印迹轴线;

β─车辆侧偏角;

xtf,xtf ─轮胎水平坐标系;

h─车辆水平速度;

R,Rt,Rt ─转弯圆半径;

δw─转向角;

c,g─质心;

αf ,αr─轮胎侧偏角;

c─瞬时转弯圆中心;

l─前后轮胎印迹理论中心的距离

C1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兵器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惠荣、高郁冬。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