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员管理手册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4月19日

        4.落实安全操作规程
        参与落实安全操作规程是安全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安全员要会同相关部门根据不同的生产经营性质、不同的设备设施和工具性能等,制定出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操作程序和行为规范。安全员要加强对安全操作规程实施的监督管理,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监督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5.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建立和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实现一线员工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不但要制定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更重要的是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的有效实施,从公司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内容、要求、程序、考核等各方面加强管理,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6.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安全检查是发现,消除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建立和完善部门的安全检查制度,明确安全检查的类型、内容、程序、方法等,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时段、不同内容、不同人员的多方位的安全检查,将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所有作业人员、所有设备设施等都纳入安全检查的范围,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进行安全检查目的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要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建立安全检查的整改制度。通过整改,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全部消除,或是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从而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经营。
        安全检查方式:
        ①定期检查:根据公司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定期组织检查,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按月度、季度、年度定期组织检查,形成制度,督促落实安全生产经营工作。
        ②不定期检查:根据当时安全工作情况,针对某种倾向性问题进行抽查或巡查。
        ③季节性检查: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针对可能发生的倾向性问题进行专项检查。
        ④节假日检查:针对节假日期间及员工心理状态不稳,安全生产经营意识易被淡化的问题,进行强化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检查。
        ⑤危险作业检查:对本部门区域内动火、施工、带电等危险作业进行检查。
        7.管理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加强对公司中重点部位的监控,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防止发生重特大事故。同时,参与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不断改进,以保证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管理。公司的应急管理是由组织体系、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应急保障系统四个部分构成,采取预防、预备、响应、恢复(应急管理的四个逻辑步骤)四个对应措施,应急管理是综合性的事故应急预案,主要详细描述事故前、事故中和事故后何人做何事、什么时候做、如何做。
        应急响应。针对现场每项设施和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编制的应急响应预案,如燃气泄漏事故、台风、交通、中毒等。应急响应预案包括所有可能的危险状况,明确有关人员在紧急状况下的职责,处理紧急情况的必需的行动,但不包括事前要求(如培训、演练等)和事后措施。
        应急预案的编写。成立编写人员、资料收集和初始评估、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人员和职责的确定、应急资源的评估、应急响应组织的建立、完成应急预案、预案的评价。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图、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处置事故的措施、工程抢险抢修、现场医疗救护、紧急安全疏散、社会支援和现在恢复。
        应急预案的培训。是指对参与应急行动所有相关人员进行的最低程度的应急培训,要求应急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识别危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启动紧急警报系统、如何安全疏散、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测培训的效果、测试设备和保证所制定的应急预案和程序有效性的最佳方法。主要目的在于测试应急管理系统的充分性和保证所有反应要素都能全面应对任何应急情况。使应急队员能进入“实战”状态,熟悉各类应急操作和整个应急行动的程序,明确自身的职责等。
        应急预案演练评估。评估主要目的:辨识应急预案和程序中的缺陷;辨识出培训和人员的需要;确定设备和资源的充分性;确定培训、训练、演习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8.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
        事故隐患监控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事故隐患登记管理规定。事故隐患类别、等级、影响范围、影响程度、整改目标、整改措施。
        事故隐患整改和监控安全责任制。提出隐患整改方案,做到“四落实”,即责任落实、经费落实、措施落实、时间落实。
        事故隐患检查、整改、复查、验收制度。对于整改后的事故隐患,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要及时销案。
        事故隐患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的建立要坚持“谁办理,谁立卷” 的原则,一般每一类或每一个事故隐患须单独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事故隐患基本情况、相关资料、有关领导批示、各类文件、会议资料、分析资料、举报揭发材料以及其他日常管理文件等。
        事故管理。是公司安全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搞好事故管理,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事故是指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为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背人们原来意志的,并迫使有目的的行为暂时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通过事故的调查处理,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改善系统的安全状况,防止发生类似的事故。
        通过对事故统计分析,有利于掌握事故发生的情况、原因和规律,从而针对生产中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采取避免事故的对策。有利于对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
        事故报告的程序和内容。事故报告的程序是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分为轻微、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事故。
        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b.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c.事故发生的原因初步判断;
        d.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的情况;
        e.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
        9.职业健康(卫生)管理
        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管理,积极采取各类预防措施,消除职业危害因素,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
        工作标准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规程、规章制度。
        2、对制订的安全工作计划、两措计划、培训计划和安全工作目标,严格执行,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3、严格落实“两票”、“三制”以及标准化作业要求。定期召开部门安全工作例会,分析安全形势,研究安全工作,制定改进安全管理的办法,严格执行安全制度。
        4、按期完成10kV及以下电力设施的安全检查,对存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对检查结果进行严格考核。
        5、积极抓好各项安全工作,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参与事故调查,并做好事故调查、统计和上报工作。
        6、积极协助公司组织季节性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事故隐患,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做好记录。
        7、积极做好防火、防盗工作,依法保护供电区域内的电力设施不受侵犯。
        8、大力加强部门全体人员的安全培训、安全规程学习及考试等工作,全面提高人员的安全技术业务水平。
        9、按时整理、汇总、上报安全方面有关资料、报表和总结,定期向安监部汇报各项安全工作。
        10、认真完成供电所安排的其它工作。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