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农村安全饮水及灌溉设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8年12月17日

 我国目前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全社会用水量的70%,但由于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很低,渠道灌溉区只有30%~40%,机井灌溉区也只有60%,和一些发达国家(达80%)相比有很大差距。我国目前农业用水每单位净耗水的粮食生产效率不足1kg/m3,和一些发达国家单位净耗水2-3kg/m3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水资源“瓶颈”问题日益显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安全饮水及灌溉设施的现状
     (一)设施落后,受区域环境影响大。虽然目前大多数农村以村为单位,采取深水井供水的方式,实施了集中供水,由于措施落后、设施简陋等原因,消毒、净化措施基本上没有,在向农户家中输水的过程中,大多会被二次水污染,饮用水质无法保证。对于居住的较分散和居住地点地势较高的农户,仍是以蓄水池或各类水窖的形式饮水,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
(二)建设和管护意识薄弱。大多数山区,偏远及贫困农村水网配套设施严重不足,致使大部分农田属于“望天田”,农作物抗旱能力低,遇到大旱天气,极易造成农作物减产减收。虽然农村每年都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水网功能,但由于财力有限,资金紧张,起色不大。现实中大多数群众认为修水利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特别是税费改革后,群众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管不问,甚至在乡、村组织挖沟修渠时,因损害农田而出现农户阻挡施工现象。因为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农田水利工程表面上“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无责”,政府建成后管不了,群众使用又不管,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设备提前老化,水利工程失修,利用率降低。甚至部分群众就将沟渠填复,开荒复垦,导致农田水利工作程出现了“年年挖沟,年年填平”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排涝和农田浇灌。
(三)农村水污染监督乏力。部分乡村企业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内,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农村地区,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此外因过度破坏生态环境,部分土地水土流失严重,不但使山丘区陵耕地退化,土质脊薄,产量下降,还造成了河流水库泥沙淤积。
(四)财政投入不足。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不发达地区农村,没有较多的资金用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上,很多工程不能按期启动。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的资金差距较大,主要靠群众自行解决,因此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
(五)安全饮水工程可持续运行面临挑战。受投资制约,部分工程建设时就因陋就简,先天不足,受农村道路与村庄建设、耕作等影响人为破坏加大,漏水损失偏高,在水价不到位、财政无补贴的情况下,部分工程简单采取承包、租赁等方式给个人经营,合同的约束力小,水质难保证,工程难持续。目前农村供水工程水价大多只能勉强达到运行成本,工程处于维持状态。
(六)农田输水配水渠道的渗漏损失严重。农村农田灌溉现在一般仍然采用,配水渠道输水的方法,一般未衬砌的渠道输水损失达40%~50%。
二、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及节水灌溉的措施
(一)加大财政投入,推广喷灌、微灌技术。加大财政投入,建设优质水利设施,并大力推广喷灌、微灌技术,可在传统的沟、畦灌等地面灌溉基础上,充分利用咸水、废水灌溉农田,根据灌溉后的土壤溶液成分和土壤基质,据此判定土壤状态,并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参照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种植的作物。耕作方式通常采用轮作制,即耐盐和不耐盐作物轮作,咸水、废水与淡水轮灌,以避免土壤过度积盐。
(二)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准。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推动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提高农村供水能力。目前,农村居民饮用水和农村工业用水主要是利用地下水,出现了农村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当前必须提高农村特别是小城镇的自来水供水能力,加快管网铺设,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顺利推进地下水深井的封填工作。同时,在生产力布局上应综合考虑,加强村镇科学规划工作,修建集镇截污处理厂,解决污染源,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环境风貌。
(四)扩大非充分灌溉与调亏灌溉面积。按照农作物各生长阶段的灌水量,实施非充分灌溉或调亏灌溉,人为地控制水量供给,减少作物的奢侈蒸腾,抑制作物茎叶生长,改善作物品质,将节约出来的水量用于扩大灌溉面积,实现灌区作物总产最大。
(五)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要打破常规,畅通渠道,大力引进和培训水利技术人才。通过培训、学习、交流和工作实践,解决水利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上级水利部门要加强对乡镇水利站建设的指导,确保水利工作人员相对稳定。
(六)建立完善的用水计量体系。对用水计量体系进行完善,为水资源计量收费奠定基础,使灌区按量收费,提高水资源高效利用。国家也要对“配套的”投资政策进行反思和评估,科学地评定起合理性,促进国家有限资金的高效利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