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让安全意识成为一种习惯

  
评论: 更新日期:2018年05月17日

我们常说:习惯成自然。当一种动作重复了无数次后就成了自然而然,也就不需要别人来提醒,因为这是一种习惯。
        习惯是每个人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逐渐养成,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习惯一旦形成会成为严重的人格依赖,而不良的习惯则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心理学研究证明:某件事重复21次会成为习惯,210次有效重复会成为专业,2100次有效重复会成为专家。习惯左右人的思维方式、观念行为,直至成为“下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十有八九能够变成牢不可破的信念。
        人们有各种各样的习惯,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习惯可以健身康体、锤炼品性、磨砺意志,而坏的习惯则会扭曲人性,摧残生命,甚至危害社会。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不仅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社会。因为安全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安全是人类共同的需求,安全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安全是企业效益的保证。所以切实有效地抓好安全工作,让安全成为员工的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动,企业和员工才能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
       
        一、安全是一种意识,让安全意识成为一种习惯
        如果我们每个员工都把安全当作是必须,就能形成一种自然习惯。而如果认为安全是别人的,或是必须强制性压给自己才为之,那就成不了一种习惯。因为,没有把安全看成是属于自己的。由此看来,安全能否形成习惯,关键看安全在我们心中占有多大的“分量”,说到底,是我们有没有养成安全意识习惯的问题。
        安全意识是,在狭义上是指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对安全的认识,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警惕性等。工作中常说到的“习惯性违章”,常表现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绝大多数人不是不知道规章,而是有意无意地违章,这就属于安全意识淡薄。在我们的生活中,闯红灯的人,不是不知道红绿灯的含义,过马路不走天桥的人,不是不知道天桥的用途,这也属于安全意识不够的问题。
        一个企业里,如果人们的安全意识不强,必将酿成安企事故,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事实。员工安全意识薄弱,首先就弱在他们没有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安全第一”的意识应该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不能等到大难临头再来考虑“安全第一”。而要做到“安全第一”,就要培养员工“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人们之所以做不到“安全第一”,之所以没有“预防为主”,根本就在于主动性不够,没有将安全意识形成一种习惯。
        在我们的企业中,一直提倡的“安全重于泰山”,就是希望员工树立安全意识,继而靠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的进行。西方企业的安全培训,首先是安全意识的培训,其次才是安全技能的培训。可见在安全问题上,中外的企业在这方面的认识都是一致的,即企业的安全管理要从员工的安全意愿人手,用意愿强化意识,用意识保证安全。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曾说:“如果只能改革一件事,就改教育。”一个企业在安全上如果只能抓一件事,毫无疑问,也是教育。将对员工的安全知识灌输式教育变为安全意识养成教育,树立全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员工的安全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在安全上使用养成教育,养成员工安全行为的习惯。培养习惯的前提条件,是意识的养成。而意识养成的结果,是培养习惯,进而塑造出良好人格,为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打下基础。
        然而,良好的习惯不是靠一天两天,说养成就能养成的东西。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是多次重复的过程。比如我们教育孩子不要随便乱扔纸屑,他今天做到了,明天又忘记了,我们见到了还得说,说多了他就记住了。习惯性违章不能习惯性不管,道理也在这里。所以,在企业里对任何违章的行为,只要发现就必须予以纠正。
        为什么我们很多企业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安全”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我们的嘴巴,员工就是没有养成习惯呢?关键一点就是没有对员工形成安全意识的养成教育。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让安全成为一种好习惯,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细水长流的过程,需要行为人自身安会素养的长期积淀并进入个体的潜意识之中,需要管理者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并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安全基础才能牢固,安全目标才能实现。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结合安全生产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和自己的切身感受,自己教育自己,加强一丝不苟按章作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让安全理念成为每个员工的行为习惯。理念教育是行为养成的前提,让人接受一种理念不容易,将它转化为行为习惯更有难度。所以,要把出发点放在意识养成上,用安全理念规范日常安全行为的自觉性。要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变得更规范,将强制性的安全生产变成员工的自觉自愿的自律行为。那么,当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就不会有不安全的行为了。
       
        二、安全是一种责任,让责任成为习惯
        安全是一种爱的表现。只有爱自己,才会让自己安全,才会有一种责任感,并体现在每一个操作上。很多人认为安全就是一种责任,甚至认为如果安全责任成为一种习惯,任何人都会成为安全专家。
        安全是一种责任,要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甚至进而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就必须形成一种责任、一种习惯。没有责任就干不好工作,没有工作就没有生活来源。其实,安全责任远高于生活责任,生活中的一次“失责”可以改正,而工作中的一次安全“失误”则很可能导致丧命。所以,我们应当自觉地把个人利益纳入到集体利益中,自觉地树诊大局意识,让安全责任成为一种习惯,牢记肩负的安全责任,让责任创造安全。
        每一家正规的企业都会制定系统化、文件化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生产活动都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并且优先考虑了安全。然而,许多员工仍处于被动状态,员工的安全行为在安全管理人员的监视和监督下才能够得以实现。很多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对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无法实现员工个人和生产班组对安全的自觉承诺和遵守,这是非常可怕的。“安全第一”并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安全存在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每时每刻,员工应该始终如一、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强化安全生产的事务当中,杜绝不安全的作业条件和习惯性违章行为。
        安全责任无小事,要事事负责,才能有幸福。然而,无论怎样强调,总有一些人在细微处将责任忘记,如果能够让负责成为一种习惯,人们自然会处处小心、时时注意,将安全意识灌注于行动之中。据统计,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3周以上的重复就会形成习惯,3个月则形成稳定的行为。因此即使是对安全责任的一两次逃避,长久下来也会形成习惯,造成大的安全隐患,以致酿成大祸。
        责任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实际行动。当把责任变成一种习惯,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不但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知识,积累许多经验,还能从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投入工作的过程中得到快乐。
        有人天生具有负责的精神,任何工作一接到手就废寝忘食,而有些人的负责精神则需要培养。如果你自认为负责精神不够,那就应趁年轻的时候强迫自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事,经过一段时问后,责任就会变成一种习惯。养成负责的习惯之后,或许不能立即为你带来好处,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养成了一种不负责的坏习惯,你的成就会很有限。你的那种散漫、马虎、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已深入你的意识,那么你做任何事都会“随便做一做”,结果可想而知。负责的态度是每一个优秀员工都应当具备的。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别人认真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优秀员工无论做什么,都会力求做到最好,丝毫不会马虎。他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会尽心尽力,从不疏忽大意,而平庸员工恰恰相反。
        有一个老建筑工人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自己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有一手好技术的老工人走,便再三挽留。怎奈老工人已下定了决心,老板只得答应,但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工人答应了。在建房的过程中,大家都看得出来,老工人的心已不在工地上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儿全无往日的水准,房子从里到外都明显地留有毛糙的痕迹。老板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房子建成后,把钥匙交给了老工人。“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老工人愣住了,继而羞愧难当。他心中有多少悔意!他一生认认真真地建了许多好房子,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
        有不少人因为养成了敷衍、马虎的不良习惯,以及对手头的工作应付了事的消极态度,终致没有成功之日。考察一个员工的品质,不需要听他太多的表白,你只要看他在工作中的表现就足够了。负责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应该成为每个人一生一世的追求。
        认真负责的精神对人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平庸与优异,一般与最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私事还是公务,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地去完成,我们就会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和崇高的使命感,这样的人生,注定不会平庸。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