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城市交通安全解决方案及城市交通堵塞的原因分析

  
评论: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05日

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私家车拥有量的爆发式增长,城市客货运输总量和机动化出行量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关系必然会打破既有的平衡,随之产生交通拥堵。在短期内,经济条件和原有的城市规划布局还不允许通过道路,公共交通设施的大量投资和建设来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但可以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原则、方法、措施引入到交通管理中来提高现有路网的交通性能,从而改善整个道路交通的管理效率,提高道路设施的利用率,实现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一 造成城市交通堵塞的原因

城市堵车的根源可以归纳为六个不匹配。

(1)道路交通特性和车流特性不匹配

随着汽车拥有率的提高,城市道路上车流密度出现了质的变化,即:由以前的间断性车流变成了连绵不断的连续性车流。即车流的特性是连续流的特性,而城市道路(除快速路外)全部为间断流交通特性,两者的特性是不匹配的。因此,只有将城市道路所能提供的交通方式,由间断流交通方式(即每到交叉路口需要停车等待绿灯)改造为连续流交通方式(无红绿灯,无冲突点,途中无需停车),才能实现道路交通特性与车流特性相匹配。这是解决城市堵车的根本途径,否则,堵车问题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

(2)交通需求密度与交通供给密度不匹配

随着汽车拥有率的提高,繁华市区交通需求密度将提高至50000车"公里/公里2"小时,而现行的城市道路交通模式,所能提供的交通供给密度只能在10000车"公里/公里2"小时左右。交通供给密度与交通需求密度严重的不匹配。按照我们的观点,目前城市市区道路的通行能力只发挥了20%左右,这是造成交通供给密度(车"公里/公里2"小时)远远小于交通需求密度的根源,也是微循环堵车永远无法解决的根源。必须寻求一种方法,将市区道路通行能力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进而将交通供给密度提高至50000~80000车"公里/公里2"小时,才能实现交通供给密度与交通需求密度相匹配,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市区内的堵车现象。

(3)城市道路的级配理论造成各路段的交通特性不匹配

产生于六十年前的城市道路级配理论应该看作是间断流交通向连续流交通

的一种回归,其中的快速路“回归”为连续流交通,但是这种回归只是部分的,是不彻底的。进入汽车时代以后,城市交通出现了新的规律,可以概括为速度趋同定律和密度趋同定律。这种新的规律使得快速路和其他道路永远处于不平衡状态之中,在逻辑上表现为一种悖论,可以称之为交通悖论。多年以来,不少城市交通始终处于在悖论中艰难地挣扎的局面。

城市道路分为四级(快速路、主干路、支干路、支路)的级配理论,是造成城市必然堵车的过时的理论。城市在进入汽车时代以后,汽车将遍及大街小巷,那种希望通过几个大的道路工程来解决全市交通拥堵的想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只有把目光从几条线上转到“面”上,即把目光转到提高整个路网中所有道路的通行能力上来,设法使全市路网中所有的道路都变成快速路。对汽车时代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参数进行全面分析计算后,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理论结果:在城市道路面积率为20~25%的前提下,当且仅当市区道路全部实现连续流交通,平均车速为60(公里/小时)左右,才能实现建设真正紧凑型不堵车城市的目标,在人口密度为15000人/公里2和汽车拥有率为600辆/千人的情况下,不出现交通拥堵。

(4)城市交通规划的思路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匹配

目前奉行的以年限的长短确定交通规划目标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其结果是“规划赶不上变化”,道路的改造赶不上车辆增加的速度。科学的规划方法应该以规划所必须遵循的刚性约束条件为规划目标。犹如给小孩子盖房,也要以成人的高度作为依据、作为刚性约束条件,一样,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刚性约束条件是:城市汽车饱和拥有率600辆/千人,城市人口密度15000人/公里2,同步建设行车、停车和步行三个系统,即在城市中不存在交通拥堵和停车困难并有遍布全市的、宜人的步行系统,并能实现快速公交等。

(5)“一重两轻”造成动态交通设施与静态交通设施不匹配,造成快行系统与慢行系统不匹配。

这里的静态交通设施指停车系统,慢行系统指步行和自行车道路系统。目前,随着城市道路的不断改造,停车及步行系统的困难却越来越大,反过来,又加剧了道路通行的困难。行车、停车和步行三个系统的匹配,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

(6)道路间断流交通特性与快速公交不匹配

在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今天,想依靠公交优先行驶的政策来实现快速公

交,即使取得一定效果,也是暂时的,长期实现是不可能的。快速公交的前提是城市全面实现连续流交通。

如前面已经谈到过的首创于巴西的快速公交BRT,也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

二 城市交通堵塞之解决方案

1 加快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完善路网规划

鉴于我国人均道路面积过小的现状, 首先应从道路基础设施入手, 通过新增或改造城市道路, 改变城市路网稀、人多路少的局面, 要加快旧城道路的拓宽改造力度, 消除断头路和卡脖子路段。尤其是一些尚未完成绕城公路建设的城市, 应加快建设步伐, 尽早将绕城公路建设完成, 使过境车辆绕城通过, 不必穿过市区, 从而减小市区交通压力。

2 将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应当从城市布局方面来解决城市交通的可持续问题, 寻求高可达性、低交通需求的土地利用—— —交通系统发展模式。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思路从注重发展速度、用地规模和人均用地指标转向注重合理的空间结构和用地形态。以公共交通网络和道路网络共同作为城市布局的骨架, 在总体规划上创造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谨慎地对待传统的功能分区观念, 创造均衡、配套的社区发展模式, 保持中心区和各个地区的功能多样化。

3 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大力发展城市公交

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的时候, 应当着力提高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结构中的比重, 合理确定各种车辆的发展比例和速度。同时根据城市发展的现状, 对城市公交线路进行优化, 形成公交主干网与次级线路相互配合的网络体系, 弥补许多新建小区和新发展地区无公交线路的空白, 使线路布局合理, 站点设置科学。建设快速公交系统是公交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出路和选择, 是一种运营成本低、服务质量好、效率高、易于实现的交通解决办法。巴西库里提巴市的速公共交通系统世界闻名, 库里提巴现有 72 km公交专用路组成的骨干快速公交系统, 其上运行着二铰接公共汽车, 载客量 270 人, 线路运输能力可达 16 000 人以上, 每小时运送速度 30~ 40 km, 被誉为路面 “ 地铁” 。库里提巴公共交通承担了全市出行总量的 68%, 极大地解决了当地的交通问题。

4 科学管理,缓解交通堵塞,向管理要效率。

( 1) 采取交通限制措施, 如: 在市内中心区路网较密但路面较窄的路段设置单行道; 实施车牌号

码为单、双号的车辆隔天分别出行的强制措施等。这些管制措施无疑会减小交通量, 促进道路畅通。

( 2) 交通信号灯由点控制到线控制乃至平面控制,改变原来的一个路口一个信号灯的线性控制,从而提供最优的信号灯时间分配, 使该路中驾驶员的总的时间延误和停车等待次数最小。

( 3) 引进和开发先进的交通信号指挥系统, 并将整个市区的交通指挥联网, 合理调节交通红绿灯的通行能力; 利用现代通信手段, 建立一支疏导交通的机动队伍, 随时处理交通堵塞。

( 4) 坚决取缔非法占道, 还路于交通。健全交通法规, 依法加强交通管理。

5 加快停车场的建设

停车场建设要和土地开发相结合, 制定出土地开发与停车场建设的连带关系,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停车场建设市场。如澳门市规定高层大厦必须配建停车场, 否则工程不予验收; 高层大厦自建的停车场可以按规定对外开放收费, 以弥补社会上泊车位的不足等。

三 总结

但是,良好的交通软环境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以交通道德的宣传配合交通法规来治理城市交通, 仅靠以上这些,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塞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只有社会各界都来关心交通安全,每年举办一次全民参与的交通安全宣传周,从领导做起,把交通道德作为市民的道德规范来宣传执行,交通道德教育应从青少年抓起,将有关遵守交通秩序的内容写进课本,在公共场所设立公益广告牌,在市中心设立有关交通的主题公园,这样既教育了青少年,也教育了每一个公民。广大市民发挥无尽的智慧,身体力行,积极参与交参,为搞好道路交通管理献计献策,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才是解决城市堵塞问题的有效途径。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